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以有效跨境並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力

http://www.CRNTT.com   2016-05-03 09:01:13  


跨境並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国內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方面发挥著重要作用。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十几年前还是跨国资本重要並购对象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是全球並购市场上的重量级参与者。

  证券时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最近三年,中国资本显著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跨境並购宗数与金额不断被刷新,甚至出现井喷现象。2013年,中国境內投资者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当年对外投资流量达到1231.2亿美元,中国也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2015年,中国对外大宗並购十分明显,其中以中国化工集团、中投、安邦、复星控股为代表的中资企业动辄大手笔收购目标企业。当年中国跨境並购交易金额占全球跨境並购金额的6.2%。进入2016年,中国企业跨境並购进展迅速,其中一季度跨境並购协议总价值达到1010亿美元,实际交易金额为165.6亿美元。从跨境並购的交易主体来看,2013年以前,央企是大宗跨境並购的主体,且主要集中在资源领域;之后,民营资本加大了跨境並购力度,万达、复星、安邦等企业海外收购势头迅猛,且将收购对象聚焦于美欧发达国家的企业。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跨境並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国內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方面发挥著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这是中国由贸易和製造业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強国迈进过程中,企业提升国际行为空间的自然逻辑。因为对于一个年经济产出超过10万亿美元,进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的超级新兴经济体而言,如果本国企业紧盯国內市场,肯定无法获得足夠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会。

  有效跨境並购的三大要素

  文章认为,应当看到,初步具备区域乃至全球性资源配置要素的中国企业,在以跨境並购为重要杠杆深度嵌入全球资本与产业链的过程中,亟需紧密结合全球金融竞争与产业变迁趋势,扎实做好尽职调查功课,审慎分析並购风险,提升跨境並购的有效性与精准度。

  过去曾是跨境並购市场弱势参与主体的中国企业,如今不仅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这无疑有利于中国企业深度嵌入全球资本与产业链中。无论是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还是吉利收购沃尔沃,都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前者通过母公司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成功並购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双汇由此成为拥有100多家子公司、12万名员工、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的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后者通过並购沃尔沃,实现了由当初的廉价低端“代名词”向高端领域挺进的跨越。吉利懂得造船和买船並进的道理,密切关注汽车企业全球竞争与产业变迁过程中的机会窗口,通过精心准备,在2010年3月28日一举拿下沃尔沃的全部股权。尽管吉利收购沃尔沃以来相关整合併不十分顺利,中国的民营企业要介入到对全球高端价值链环节的运营与管理殊为不易,但同样懂得以时间换空间道理的吉利掌门人李书福,还是取得了初步成功。李书福明白: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工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带动力強等特点。中国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汽车企业绝大多数是合资企业,中方在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培育方面要受到外方的诸多限制。这就決定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汽车企业很难走日、韩当年通过技术引进方式消化吸收创新和培育自己品牌企业的发展道路,而是要结合实际,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升级实力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自己发展的升级策略。而要管理全球价值链,並在此环节积极提升获益程度,掌握隐含性知识是其必备条件。所以,李书福喊出的“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並非公关之词,而是行为理性的表达。吉利通过海外收购,不仅能夠嵌入产业链高端,而且对提升管理与品牌运营都有很大的促进。

  当然,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在跨境並购过程中未能做好尽职调查,且对並购可能遭遇的诸多复杂风险未能充分评估,或者由於自身存在市场运营透明度等原因,使得跨境並购遭遇挫折。无论是当年的中海油並购优尼科失败,还是近期中兴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列入制裁黑名单,以及安邦放棄收购喜达屋,乃至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引发的国內外诸多争议,等等,均折射出中企在尽调、风险评估方面的不足。

  跨境並购尤需借鉴日本教训

  文章分析,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中国企业的跨境並购与日本企业30年前的海外並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日本在由製造业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強国升级的过程中,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加快了海外收购步伐,甚至针对美国企业展开了大规模並购,一度把美国企业逼得透不过气来。但由於在整体国家竞争战略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判与扭曲,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力度不夠,使得日本在经济处于高峰时未能保持清醒头脑,以为真可以通过並购和推行日元国际化来超越美国。其结果,随著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企业国內经营出现了资金吃紧现象,被迫将原先高价收购的美国企业低价出手,最终依然难以摆脱美国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日本的控制。

  日本企业跨境並购的教训,显然值得意欲急速扩充全球资源配置力的中国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