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用穩定透明引導市場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7-29 07:29:32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下,在宏觀政策上選擇透明的方式,對於穩定市場預期,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7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總結上半年經濟工作的同時,對下半年宏觀政策的選擇和應對從戰略層面做了明確的部署。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下,在宏觀政策上選擇透明的方式,對於穩定市場預期,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經濟參考報發表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文章表示,應該說,在年初國際上一些機構唱空中國經濟的論調甚囂塵上的情況下,在國際國內情況依然錯綜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上半年總體上取得了“良”以上的成績,的確來之不易。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上半年經濟增速能夠維持在6.7%,既有國內短期刺激政策的原因,也有全球經濟在告別不必要的恐慌之後出現一定反彈使然。但從中國經濟面臨的一系列長期的問題和困難看,上半年的成績單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真正的反轉,更不可認為,整個經濟的探底和調整過程已經結束。我們看到,一些重要的宏觀指標的回升,和短期的刺激政策不無關係,在穩經濟的舉措上主要仍然靠投資拉動等老辦法。

  文章分析,結構調整雖然初見成效,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仍然凸顯:其一,作為中國經濟重要風向標的民間投資出現明顯下滑,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民間投資對中國經濟長期信心不足;其二,在推動房地產去庫存的同時,一二線城市房價猛漲導致的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凸顯;其三,在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同時,作為中國第一大產業的製造業總體困難的基本面沒有徹底改變,製造業產能問題、產業低端問題、債務問題在下半年仍然考驗中國經濟;其四,全球經濟在後危機時代復甦乏力,由於全球宏觀政策和經濟學思想缺乏創新和突破,全球性的焦慮導致黑天鵝事件頻出,極端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使得全球進入一個動蕩和不確定的時代。

  文章認為,在國際經濟仍然處在“迷惘”和方向性選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其實更需要的是穩定預期,既要穩定對宏觀政策的預期,也要穩定對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間長期的預期。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不能總是強化中國經濟的困難和痛苦,更應該看到中國經濟在國際國內這個大周期,在新常態這個大邏輯下的新的發展機遇。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戰略機遇期新的內涵,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研究中國經濟新的戰略機遇,把機遇講透,講實。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在某種程度上不是中國經濟的“危”,而是中國經濟下一個周期真正的“機”。這就需要在戰略層面穩定發展的預期,在政策層面穩定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而不能過度依賴短期政策的效果,或者過度看重短期政策帶來數據的“好看”。

  基於此,對於下半年的經濟工作,高層重在宏觀政策的“穩定”和“透明”上發力,傳遞明確的信號。指出要“化壓力為動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通過實施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良好發展預期的組合政策。”可以說,面對市場的迷惘和不確定,透明和穩定的政策預期是化解當前中國經濟各種風險和不確定的正確選擇。信心的不足和搖擺事實上和宏觀政策過於注重短期和搖擺、定力不足有很大關係。

  在具體政策的選項上,政治局會議做足了政策“穩定”“透明”的文章:第一,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貨幣政策上更強調在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增長的同時,著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消除了對貨幣政策寬鬆的擔憂;第二,強調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同時,再次提出抑制資產泡沫。這意味著上半年一些城市房價猛漲、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的局面將改變;第三,細化“三去一降一補”正確的路線圖,提出去產能和去杠杆的關鍵是深化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去庫存和補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導城鎮化進程和農民工市民化有機結合起來,降成本的重點是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特別強調通過市懲改革的手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優勝劣汰和產業重組;第四,將落實減免稅費的各項舉措,降低宏觀稅負放到重要位置。減稅是供給側改革應有之義,也是為企業減負最立竿見影的辦法,在減稅政策上,首次提到降低宏觀稅負問題,這是中國減稅政策的重大突破;第五,強調堅持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穩定民間投資的長期預期。

  文章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的複雜程度可能甚於上半年。但是,只要真正穩定預期,只要政策真正透明、穩定不搖擺,只要真正堅持供給側改革而不是貪戀數據的一時美麗,提高政策質量和透明度,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中國經濟出現大的問題的概率比較校

  文章最後說,在中國經濟重大政策的選擇上,我們切勿忘記初心。我們的初心不是為了數據的漂亮,而是推動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推動中國經濟升級轉型,以及新舊動能的真正轉換。面對全球最高的企業債務杠杆,面對銀行不良貸款的飈升,面對新動能的匱乏,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短期的數據只要不滑出合理區間,長期穩定的政策預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是真正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