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君山語中評:“國史館”規定徒增負面印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6 00:10:15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中評社 林谷隆攝)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的新規定也大大影響了在台求學的港澳生及陸生,他們都是按照台灣政府的規定,合法取得學歷來台灣求學,目標就是學習研究,台灣招人家來讀書,結果不讓你好好研究,只因出生地或血統不是台灣就不公開,論法、論理、論人情都是不合理,我本人就有指導一個港澳研究生因為“國史館”的新限制,很可能沒有辦法畢業。

  李君山強調,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衝擊,很多私立大學就是廣招大陸、港澳生,結果“國史館”片面宣布新政策,這不是與原本“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國史館”作為“國家”史料編撰、“國家”史料保管單位,應該是一個學術服務單位,而非將這些歷史檔案當成自己的財產,拿羽毛當令箭,心態十分可議,彷彿就是“檔案在我手頭,愛給你看就給看,不給你看你就不能看!”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在學術史料收藏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收藏蔣介石及蔣經國的檔案,特別是1949年後兩蔣的文獻及國民黨的歷史,很多電報、公文都沒有透過部會、黨務系統,而是由專人直接發給蔣介石,所以就連二史館也不一定有。如果檔案有替代性,限制就沒有話說,但是這是唯一無二的史料,如果新館長搞不清楚兩蔣檔案的重要性,就是“外行管內行”,但如果明就知道其重要性而設下重重障礙,心態就非常可議。

  李君山提到,當年“國史館”隨國民政府來台時,事實上是沒有帶檔案過來,現在“國史館”的檔案都是歷年來歷史學者向中央爭取,蔣介石、蔣經國才要求各部會、國民黨黨史館給“國史館”管理,“國史館”本來只是編撰檔案管理,檔案管理應該是由“檔案局”管理,因為民國史學者經過這麼多年的爭取,才開放到現在這麼開明的地步,結果新館長上來說倒車就倒車,違反學術自由原則,這是沒有道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