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林毅夫演講:經濟發展需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0:12:03  


 
  這些成功的經濟體還有一個特征,它們基本上都是市場經濟或者是走向市場經濟,好像新自由主義所講的市場非常重要在它們這裡能夠體現,但是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有積極有為的政府,好像結構主義所講的有為的政府它們也有。所以它既不是新自由主義,也不是結構主義。從認識世界來講,對於發展中國家為什麼趕不上發達國家,或者沒有像發達國家表現那麼好,結構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似乎能夠解釋得很清楚,但是按照這樣的政策去做,基本都失敗了。而且根據現在的主流理論,不管是結構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也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取得成功。在這種狀況之下,當然我們應該進行反思。我的新結構經濟學實際上就是進行這種反思的努力。

  新結構經濟學

  回歸到亞當•斯密

  在提出新結構經濟學的時候,我經常講應該回歸到亞當•斯密。在這裡我想強調一下,當我講回歸到亞當•斯密,不是回歸到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所講的像分工的重要性、“看不見的手”的重要性等等結論,我所講的回歸到亞當•斯密,是回歸到亞當•斯密研究17、18世紀英國和這些歐洲國家為什麼能發展起來的研究方法。亞當•斯密在他書的標題上寫得非常清楚,《國富論》的全稱是“對國民財富的本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任何理論都是對現象的研究,他研究的是18世紀中葉以前歐洲國家的現象,再根據那些現象作總結。但是世界是在變的,亞當•斯密當然是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所以後來的一些學者也根據這些方法去研究他們所在時代的主要問題。比如李嘉圖研究國際貿易為什麼產生,他認為是比較優勢。還有現在國內經常引用的熊彼特,熊彼特認為國家的發展主要是技術的不斷創新,而技術創新是需要企業家的。還有科斯,他提出了交易費用的概念。按照亞當•斯密的概念,市場就是最好的,那怎麼會有企業?在企業裡面是按照計劃、命令而不是市場來配置資源的,科斯認為市場交易有交易費用,企業是為節約交易費用而存在的。後來的這些學者提出的新的理論都不是從書中得來的,而是沿著亞當•斯密研究問題的方式,去研究他們那個時代的主要現象,去研究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原因是什麼,並提出他們的看法。

  所以我講回到亞當•斯密,就是回到亞當•斯密的研究方法。我們不是從過去的學者手中得到一條魚,而是要學習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是怎樣釣魚的。其實釣魚的方法,亞當•斯密在他書的標題上已經寫得很清楚。那麼,現代經濟增長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本質是工業革命以後,技術不斷創新,新的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不斷出現,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投資越來越多,金融市場這些上層建築也不斷隨之演化。產品量越來越大,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且產品價值越來越大,交易的人越來越不認識,所以就必須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所以現代經濟增長,從本質上講它的決定因素是各種技術、產業不斷創新,勞動生產率水平提高,各種軟硬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從而降低交易費用的過程——這是一個結構變遷的過程。

  為什麼叫新結構經濟學

  要研究結構和結構變遷,我採用的是新古典的方法。所謂新古典方法,就是當一個決策者面臨選擇的時候,在給定條件之下,在所有選擇當中他總會選擇他認為最好的。我想用新古典的方法來研究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結構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發展中國家都是以農業和自然資源為主,為什麼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以及為什麼發展中國家制度相對落後,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等等。這種結構差異是什麼造成的,這些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制度都不斷在完善,完善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我想用新古典方式來研究這些現象背後的決定因素和這些現象變化的決定因素。

  按照現代經濟學的命名方式,我們應該叫結構經濟學,因為按照新古典的方法,研究金融叫金融經濟學,研究勞動市場叫勞動經濟學,如果我們用新古典方法研究結構和結構變遷的因素,應該叫結構經濟學。為什麼叫新結構經濟學?因為第一波的發展思潮叫結構主義,要區分於結構主義才叫新結構經濟學。這樣的命名方式也有先例,上世紀60年代諾斯在用新古典的方法來研究制度和制度變遷的決定因素的時候,本來應該叫制度經濟學,但是因為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個制度學派,為了區別於制度學派所以叫新制度經濟學。所以說新結構經濟學的“新”最主要是要跟結構主義相區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