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博弈白熱化?趙穗生詳析中國與國際秩序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00:27:14  


講座現場
 
  “在現存的國際機構中,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國際機構能夠最明顯的反映出這種混合原則。”他指出,國家主權平等是聯合國憲章最主要的原則。但正是由於國家主權原則,聯合國無法強制一個主權國家去接受一個超主權機構所做出的決議。所以,主權原則仍然是聯合國憲章最主要的原則,同時又受到相對的限制。

  但相比於安全事務,在經濟、貿易、投資、金融的領域,國家主權得到了更大的限制。國家很大程度上把主權的一部分讓步給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等多邊國際貿易、金融、投資發展機構,便利後者做出關於自由貿易、資金流動的決定。

  趙穗生話鋒一轉說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之初是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的,換言之,新中國並沒有參與二戰以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冷戰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又不是聯合國成員的中國希望和第三世界國家一起,重建國際秩序。於是,當時西方國家把中國作為一個遏制對象。

  “有趣的是,即使中國在聯合國這樣的現存國際體系之外,並沒有與之相背離的價值觀念。”他表示,挑戰現存秩序的價值觀念實際是主權原則。而中國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闡述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完全是當時國際現存秩序最主要的價值概念。因此,“中國即使挑戰當時的國際秩序,但沒有提出替代的價值觀念”。

  中國參與現存國際秩序是從低政治領域開始的,在經濟、金融、貿易、投資領域,加入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等。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在國際經濟機構中很快成為一個受益者。比如中國從世行的國際發展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獲得優惠的貸款,從世行發展報告、世行國別研究報告中了解關於經濟發展的新知識。

  他表示,儘管中國在參與到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高政治領域時,有相當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但中國現在已經成為諸多國際安全領域包括聯合國維和、國際武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參與者。中國對於聯合國的預算達到第三位,承擔了聯合國維和部隊10%的經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