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行長蔡榮俊7年台灣走透透

http://www.CRNTT.com   2017-08-24 00:23:53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行長蔡榮俊。(中評社 梁雅雯攝)
  中評社台北8月24日電(記者 梁雅雯)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行長蔡榮俊蹲點台灣7年,推動普惠金融全台走透透,一口流利的閩南語更成為接地氣一大利器,讓他在短時間就入境隨俗融入台灣,也喜歡在台生活,上山下海都難不倒他。蔡榮俊說,台灣的美食和廈門很像,但一樣是麻糬,台灣已有成熟商業模式商品化,廈門的卻還在家庭小作坊經營,在台灣工作生活很愉快。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行長蔡榮俊接受台灣中評社社長俞雨霖、總編輯林淑玲、記者梁雅雯專訪做上述表示。 
 
  老家在廈門的蔡榮俊年輕時就進中國銀行,迄今已40多個年頭,他回想,1976年,中行主要業務是外匯和外貿,分支機構主要都設在沿海地區的口岸和省會,現在全球分支機構就有51個國家,600多個分行、2萬多名員工,而大陸有1萬多個分支,30多萬名員工。
 
  1976年,蔡榮俊進入中行,負責國際結算業務,那個用算盤、打電報的年代,為了省電報費用,報文常常語無倫次的簡要再簡要,信用證只打“證”一個字,到了90年代使用電傳,10幾元就可打好幾分鐘,後來網路通訊更方便,幾塊錢就可以通訊整天。
 
  採訪過程,蔡榮俊談及來台的7年時間,像是打開話匣子般侃侃而談,對於台灣衛生、秩序、服務意識、職業精神等方面都與很高評價,他覺得這些年在台灣工作得很愉快,看到很多傳統的東西保留,比如在大陸銀行都習慣簽字,他在海外工作多年也是如此,都已20多年不蓋章,到台灣還專門刻一個印章,讓他直呼:“台灣雖然開放得比大陸早,但保留的傳統還很多”。
 
  蔡榮俊的辦公室在信義計劃區,常利用休假時間探訪台北各處,因業務推廣幾乎跑遍整個台灣。他表示,台灣一方面很傳統,但市場化、商業化程度比大陸早。比如台灣看到的小吃其實廈門都有,但台灣有辦法搞成工廠,在廈門就一直維持家庭式小作坊,比如麻糬在台灣的機場就有,在廈門卻是一個人現場捏出,台灣卻能把傳統發揚光大,做成很大的市場,可以把小細節、小產品擴大是台灣的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