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文白之爭” 彰顯台灣政治凌駕專業

http://www.CRNTT.com   2017-12-16 00:31:11  


 
  民粹式的教改

  1994年教改啟動之初,台灣中小學採行“能力分班”制度,學生必須面臨激烈的升學競爭,被分成“升學班”和“放牛班”。而教改啟動之後,一票所謂“自由派”的學者,在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領軍之下,叫出“廣設高中大學”、“打倒升學主義”、“消滅明星高中”的民粹式口號,造成沛然莫之能禦的聲勢。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1994教改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為了打破當時中小學盛行的“能力分班”,而強制推行“常態編班”。老師面對程度參差不齊的學生,簡直不知如何教起。結果原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倒製造出更多新的問題。

  2003年,“重建教育連線”發表《教改萬言書》,指出1994教改造成的十三點“亂象”。當時擔任民進黨社會部主任的卓榮泰請“連線”的成員喝咖啡,我們質問他:“1994教改造成這許多問題,政府難道不知道嗎?”他的回答是:“每個家庭都有孩子在上學,也都有親戚在教書,怎麼會不知道?”但是因為李遠哲是“國政顧問團”的團長,所以扁政府對教改的定調是:“大方向正確,執行有偏差”。結果許多問題也因此而拖延下來,無法獲得解決。

  民粹亡台?

  在這次“文白之爭”中,雖然“國教行動聯盟”也在協助召集人馬,舉牌要求將國文科教材分為AB兩版,A版文言文比例30%,B版文言文佔比50%,讓學生自由選擇,但這種理性的聲音完全發揮不了作用,最後訴諸表決。“台文派”雖然一時失利,因為“去中國化”是執政黨既定的政策,民進黨主委已經摩拳擦掌,千方百計要設法動員政治勢力,尋求翻案之計。

  “1994教改”啟動之後翌年,我出版《民粹亡台論》,指出當時台灣政治氛圍根本不是“民主”,而是“民粹”。在這次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中,執政黨更是明目張膽地借“民主”之名,行“民粹”之實,以“政治”凌駕“專業”。冷眼觀看台灣這幾年來的政治發展,回想當時的不祥預言,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