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民意結構性變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9-10-12 00:03:41  


 
  悲情意識立基於民眾特定時期的歷史記憶,因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記憶的重構以及持續不斷的世代更迭,隱含著特定內容的悲情意識的基礎會逐步消蝕。同時,悲情動員往往意味著較強的對抗性,這種動員模式在台灣社會造成了深刻的社會傷痕,因而民眾在反思之後表達出了對這種動員越來越多的反感。2018年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可以看出民眾對強對立性動員方式的否棄與厭惡。民進黨執政縣市(如桃園市)能保住執政地位者,大都採用了比較中性的選舉策略。目前雖然不能說民進黨及泛綠陣營的敵對動員完全失效,但其效力下降的趨勢卻是清晰可見的。相應地,依附於敵對動員結構的悲情意識結構也自然會逐步消退。

  悲情意識消解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悲情動員的失靈,這在去年高雄的市長選舉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民進黨選情告急時曾訴諸於悲情,又搬出了“美麗島事件”的招牌,但高雄民眾尤其是年輕世代不為所動,許多年輕選民甚至不知“美麗島事件”為何物。這意味著在台灣南部傳統的民眾悲情情結正在逐步消退。究其原因,固然有隨著時間推移民眾對以前對立社會結構以及政治行為記憶逐步褪色的因素,民進黨長期執政績效不彰,民眾不滿與日俱增,也在客觀上消解了悲情動員的情感基礎。

  悲情意識的退場是台灣民意結構變化的重要特徵,是台灣社會意識出現結構性變化的重大訊號,意味著原有政治動員結構出現結構性坍縮,傳統的悲情動員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未來這種動員方式即便可以存在,也一定要改變形態才有可能生存下來。相應地,悲情動員的退場為新的觀念結構與動員方式留出了生存空間,以發展為導向的動員結構才有可能發展起來。此外,悲情意識的動員會從更深刻的意義上對台灣政治結構產生深刻影響。一方面,衹有在悲情意識消退的情況下,民眾才有向理性回歸的可能,政治發展也才具備向理性回歸的可能。最近台灣社會對民進黨執政的強烈反彈,可以認為是悲情意識消退之後民眾理性回歸的結果。另一方面,悲情意識的消退在台灣意識形態序列中創造出了大量的空白,為未來新政治勢力建構論述留下了較大空間。

  不過需要提到的是,悲情意識雖然逐步消退卻不意味著短期內消失,同時也不意味著依附於其上的敵對動員會立即消失。就短期影響而言,習慣於用敵對動員的政黨很難抑制利用這一工具牟利的衝動,故而敵對性動員與悲情動員仍可能以不同的面目出現。儘管如此,台灣政治中的政治動員模式及結構會因悲情意識消退產生較大幅度調整,影響所及,各個政治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也會相應發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是長期而緩慢的。以此而言,悲情意識消退所造成的影響還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二、選民“中性化”趨勢及其影響

  台灣的選民“中性化”態勢早已出現,學者對島內選民的“中間化”現象早已有過討論。選民的“中性化”與以前的選民“中間化”是有差別的。在兩黨主導政治結構的情況下,“中間選民”必須“選邊站”,這時的所謂“中間選民”也被稱為“搖擺選民”,選民投票行為取向的改變更多是針對候選人,較少涉及到政黨的價值問題。但以最近一段時間台灣社會政治發展顯示出的跡象來看,台灣選民越來越從價值上挑戰兩個主要政黨,特別是民進黨的“同婚”、“反核”理念尤其是上台後推行的相關政策,已被證明難以被台灣社會主流民意接受。這種涉及價值系統認知的衝擊會導致台灣政黨政治結構的重大變化,能夠在價值上迎合民眾的“第三勢力”事實上獲得了較大的空間,這是所謂“跳脫藍綠”概念晚近以來獲致的政治意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