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洪雯答中評:加快突破大灣區內的機制障礙

http://www.CRNTT.com   2021-10-09 00:05:45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日前受邀出席“中評大咖講書”第四期學習活動,在回答中評社記者有關大灣區融合的問題時指出,大灣區還處於最初級的融合階段,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要素流通存在著較大的障礙。下一步需要讓生產要素更廣泛、更順暢地流通,從以往的單向流動走到雙向優勢互動,讓大灣區的兩種制度能夠優勢互補,形成協力。她認為,在一些政治風險比較低、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層面,可以大膽突破限制,銜接兩地機制,讓香港人真正覺得自己是大灣區的一員。

  中評社記者提問道,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還存在哪些現實障礙需要破解?

  洪雯表示,香港跟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障礙很多,人流不通、資訊不通、資金不通。很多數據預測2035年大灣區的GDP、貿易額會超過紐約灣區、東京灣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灣區,但這只是數據的疊加,不是真正的互聯互通。

  她舉例道,前幾天寄書給在內地的港澳研究會,但香港的書不能寄回內地,她想試試闖關,於是把幾本書用信封包住,偽裝成一份文件,結果還是查出來了,然後好一番折騰。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年輕人過了‘河’,就相當於去了一個全新的地方,灣區的優勢沒有體現出來。”洪雯繼續舉例道,我有一個好朋友創業做電商服務,我問他有沒有進大灣區,因為去大灣區有很多補助可以申請。他說自己是服務歐美的企業,去大灣區簡直就是開展一門完全不同的業務,市場不同,數據、資訊、資金都不通,如同二次創業。他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在香港創業,已經算是頂端人才,要進入大灣區都那麼困難,別說其他的年輕人。

  洪雯提到,現在內地有Cyber security law(網路安全法),內地產生的客戶數據不能出境。以我的公司為例,我們在香港的數據中心跟內地是完全分開的,一河之隔,卻要建立兩個數據中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