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千年變局與中華民族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22-01-02 00:03:43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辛亥革命志士的願望,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

  三、路徑的優化: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中國

  1、中國特色的三民主義啟蒙了民智,但未能統一中國和振興中華

  孫中山先生為中華兒女勾勒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但在實現過程中歷經波折。中山先生考察各國政體和發展狀況後,不是照搬西方的資本主義道路,提出的三民主義有其獨特的理解。在方法論上,中山先生主張實行“開放主義”,“發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於諸民族並驅於世界”。在具體選擇上,1906年他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演說中作了這樣的說明。他不斷追問“中國過去是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民”?明太祖“恢復中國,民族革命已經做成,但其政治卻不過依然同漢唐宋相近,復被外人入侵,這是政體不好的原故……今日中國,正是萬國眈眈虎視的時候……外人斷不能瓜分我中國,祇怕中國人自己瓜分起來,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們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國民政府”。“總之,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願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願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願少數富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10〕。中山先生問道於世界,博采眾家之長而高舉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大旗,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專制,但未能統一中國,未能實現振興中華的理想。

  2、從新三民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一中國、振興中華

  辛亥革命後軍閥割據混戰、列強依然在中國大地上橫行、保皇派和袁世凱復辟等,權貴不斷爭權奪利,歐、美、日等列強則繼續瓜分中國攝取利益而沒有真正平等對待中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文化領域激發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面對國難,許多中國有識之士組織了不同的政黨,嘗試不同的救國圖強之道,最為典型的就是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二大制定了最低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