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中國推動全人類和解式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4-23 00:10:36  


 
  四、中國共產黨“現代化”成功之道

  (一)毛澤東從“農民革命起家”即以社會需要推動國家變革。建政之後,先是趕走西方殖民者,防止外國再度干涉、插手中國事務,使中國人民成為中國主權的主人;參與朝鮮戰爭,使中國成為名實相符的現代“獨立國家”,中國人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真正的決策者。之後,毛澤東在國家建設方面,採取了“安全優先於民生”,使中國有了原子彈;“重點發展優先於全面現代化”提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現代化,並“透過以農業生產的原始積纍,支持工業、國防的發展”等政策,中國大陸才獲得真正的國家安全,擺脫了重蹈“被殖民”的命運。

  (二)鄧小平的國家現代化之路,也是從“四化”開始,衹是內容修正為“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為了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合理做法,又不失自己的自主性,提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之路。以往中外專家都強調“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衹是為了“借鑑資本主義手段,為中國的發展‘補課’”障眼法。事實上,這應該是鄧小平的一種“以我為主”的創造性轉化之道。任何尋找外在方法,必須符合原本的內在價值,兩者結合才能產生內在動力,並且不改變原本的社會主義目標、從而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習近平總結、整理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現代化努力的成績和缺失,提煉出新時代中國現代化的指導思路和實踐取向。

  一、指導思路有三:1、為人民服務之初衷:國家的存在是為了全體國民,不是為了某個階級。在工業時代國家所謂的為“全體國民”,不僅僅是從需求面檢視其“救濟措施”或“福利政策”做得是否及時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為人民服務”是檢視其政策,能否從供給面真正地為絕大多數國人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就必須依賴不以“營利”為目標的公有企業,衹有公有企業才能在必要時以國家政策的“公平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以資本家的利益、企業本身的利潤為依歸。所以“為人民服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務人員而言,不僅僅衹是依賴宗教式的道德要求,而是國家擁有相對性的資源和實力去實現社會主義的目標。

  2、以中國國情為出發點︰任何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狀態和情境,選擇符合自己國家、民族的發展道路,則其發展的需求才能持續不斷。所謂符合“國情”,具體來說,又包含了:一是社會對改革的承受力。一個國家追求生產力的變革、發展,必然是對現有秩序的改變,在此情況下,“急於求成,作出政績”幾乎是所有西式“民主”政權執政者的心態,因為有換黨換人的壓力。然而罔顧社會對變革的承受力,其結果往往是“未得其利,先蒙其害”。中共稱中國大陸的變化,“既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又維持了社會的穩定”,正是由於沒有實施西式“民主”。所以從政黨的角度言,可以從長計議,從容施政(當然地方當權者政績心態依然存在)。二是國家的改革,必須尋找改革的“根本動力”,而“內生動力”就得之於人民從改革中獲利,亦即中國共產黨多次強調讓改革的紅利與人民共享。有了領導的改革意願與決心,又有由下而上的改革動力,改革自然容易成功。三是結合國家、民族原有的“價值觀”。通常我們論及一個國家以“西方化”為目標的“現代化”變革都習慣分為“器物、制度、價值”三個階段,而最困難的是“價值”。而“中國式現代化”處理“價值”議題的方式,則要求在自己國家、民族原來的文化中,尋找符合國家現代化的文化價值。自己固有的文化價值中,賦予現代性的意義。如孫中山把民本思想和民主主義嫁接起來;習近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相近的思路,這是一種衝突最小的現代化變革。所以中國國家、民族的現代性追求,不是使自己變為“西方”人,而是成為現代化的中國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