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糧食安全,市場機制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0:24:43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陳蓉霞在東方早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確保18億畝耕地的底線究竟能否突破?近來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的一番言論引來諸多關注。主要内容如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糧食就是一種商品,供需關係受到市場機制的調節。眼下我國糧食生產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足,若是有缺口,憑著我們充足的外匯,也能向國外進口。於是,多出來的耕地就能用於工商業,其產出可能大大超過農業。這是一筆簡單的經濟賬,不用複雜的智商就能算出來。

  經濟學家之所以普遍看好市場的調節機制,就因為它有著極強的糾錯能力。今年冬天女性普遍青睞長統靴,於是市場必定會聞風而動,商場裡備有充足的靴子供女性顧客挑選。明年若是換個花樣,廠家也會迅速轉產。至於那些轉換節奏跟不上的企業,則面臨破產風險。這就是市場的糾錯機制,遠比計劃經濟來得可靠及時。

  但問題遠不只是一筆經濟賬。儘管筆者是自由市場理論的忠實擁護者,但在糧食生產問題上,卻不得不認為市場調節存在某種盲點。現在說到糧食,糧食生產是否也能完全交付於市場的糾錯機制?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理由首先在於,生產糧食需要耕地,若耕地一旦轉換他用,比如蓋房、造公路、修機場,來年卻發現市場上急需糧食,但此時的耕地卻已是一去不複返了,即便把上面的建築推倒、夷平,短短幾年內也難以轉換成耕地。然而把耕地轉換為工業用地卻幾乎就在一瞬間,也不需要任何外在條件。鑒於這種轉換時間及條件上如此懸殊的不對稱,市場的糾錯機制怎能不失效?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市場機制已經在調節著我國的糧食生產。如今上海市場上出售的大米,來自東北的品種已占據半壁江山。江南作為水稻的傳統種植區,如今卻在慢慢減少,就因為江南一帶大力發展工商產業,而它們帶來的收益要遠遠超出種植水稻所能帶來的效益。在此情況下,本來不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東北地區,則緊跟而上填補市場的這一空缺。能够及時做出這種調整,恰得益於市場之好處。

  在市場經濟的體系之下,農業無法帶來巨額利潤。但另一句話更須強調,那就是“無農不穩”。若是面臨經濟危機,我們可以少用,說得極端些,甚至不用石油,或尋找替代品。但卻一天都不能不吃飯。這就是糧食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的意義所在,它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必需品。

  儘管科學技術正在突飛猛進,但至少在可見的將來,尚未出現大規模的無土種植技術之可能,因而要滿足吃飯問題,依然離不開寶貴的耕地。鑒於耕地是一種短期內無法再生的資源,而吃飯卻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之生計,因而18億畝的耕地底線,實在難言輕易交予市場來自發調節。試錯的代價,中國委實承受不起。至於說到糧食生產是否能够通過國際市場來調節,鑒於已有衆多精辟分析,在此無須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