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上海戶籍改革:僅試行三年給人想像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7:15:40  


 

  爲了吸引投資和拉動房地産業的發展,上海曾于1994年出臺過“藍印戶口”制度。當時規定,投資達到一定數額,或者在上海購買住房的外地人,可以到上海落戶,“排隊輪候”成爲上海居民,但戶口本上加蓋的是藍色印章,以此與其他“正宗”戶籍人口相區別。這一政策的吸引力一定超出了决策者的期望,希望通過買房或者辦廠取得上海戶口的人絡繹不絕,以至于對“指標控制”形成了衝擊。藍印戶口政策很快就在實際上停止了辦理,幷于2002年被居住證制度所取代。藍印戶口政策留下了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大量持有此類戶口的居民遲遲得不到落戶指標,不能轉成紅印戶口。

  封閉的戶籍制度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首當其衝的是上海社保。戶籍人口長期負增長和人均壽命上升,使得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了戶籍人口總數的20%,支取社保人口增加而繳費人口减少,上海將長期面對社保經費不足的考驗。

  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上海“兩會”期間透露,2008年上海的社保基金嚴重穿底,超過17%的財政資金被用于補貼社保開支,總數達到170億元以上。

  如果不引入年輕人口以改變年齡結構,上海將長期受困于老齡化,60歲以上人口將于2030年增加到500萬之多。届時上海老齡化程度將超過日本,社保透支的情况也將“越來越嚴重”。

  放寬外來人口落戶的限制,將有利于老邁的城市年輕化,幷緩解社保窘境。沒有上海戶籍的600萬人常住人口中,80%以上年齡不足39歲,這與本地人口老化恰成對比。他們繳納的社保費用將大大充實上海的社保基金。

  當然,外地人已經在爲上海社保做貢獻。上海要求企業爲持有居住證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其中包括養老、醫療和失業三部分。但即便他們在上海工作到退休年齡,也不能在上海領取社保養老金。法律規定,養老金只能在戶籍所在地領取。當他們離開上海的時候,可以帶走個人賬戶中的全部養老金(占工資總額8%)和少量統籌部分(占工資總額3%),占工資19%的社會統籌部分是貢獻給上海的。

  人們對這種制度設計議論紛紛,但解决的前景却遙遙無期。上海的新政囿于受益面狹窄,目前看來既不能真正緩解人口老齡化的難題,也不能使現行制度公平化邁出大步。歸根結底,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左學金說,繞開中國的戶籍制度進行的改革,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440萬居住證持有者面對的種種待遇,僅僅是不公平的中國戶籍制度的一個縮影罷了。

  戶籍難題

  實行了50多年的戶籍制度,根本特徵是限制人口流動,尤其限制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口是重要的生産資料,對人口的管理看上去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盲流”一詞——即“盲目流入城市”的簡稱——早在1952年就已經被發明出來,後來被用于專指那些自行到城市尋找工作機會的農村人口。從1950年代早期開始,中央政府就出臺了密集的政令,對人口流動尤其是“盲流”嚴加管制。1957年後,管制措施日趨嚴厲。包括公安、鐵路、民政、交通、商業、糧食、監察等部門被動員起來,“全面負責制止‘盲流’工作”,嚴令禁止城市用人單位從農民人口中招工,不准向“盲流”供應糧食,一經發現,即遣返原籍。不允許農村人口在城市乞討也赫然見諸公文,更不要說讓他們取得城市戶籍了。

  其間,由于工業部門的“大躍進”引起勞動力不足,1950年代末從農村招收了不少人口進城務工,但隨著“大躍進”的挫折和隨之而來的饑荒,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又大量被疏散回農村。在持續數年的饑餓時期,即便是逃荒引起的人口流動,也受到嚴格的限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使得戶籍制度超越了其經濟屬性,變成一種維持社會穩定的需要。

  戶口與配給制捆綁,加劇了戶籍制度的保守性。 城市裏從1952年開始實施糧食配給制,此後配給制的範圍又陸續擴大,到1970年代,幾乎所有的生活物資和工作機會都有賴配給。在物資匱乏的時候,沒有配給、沒有工作就意味著無法生存。這成了維持戶籍制度的最有力的工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