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西經濟區 需重定角色與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09-07-21 00:23:19  


海西經濟區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唐永紅在《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上發表專文《兩岸一體化先行先試區——新形勢下海西經濟區的角色與作用》。作者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深化發展,隨著認同‘九二共識’、主張兩岸交流合作與和平發展的中國國民黨重新在台灣執政,台海局勢趨於緩和,兩岸交流合作與和平發展正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與主題。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特別是在兩岸全面直接‘三通’基本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正在實現的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對台優勢與作用將發生較大變化,需要重新定位對台角色與作用。”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海西經濟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 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面臨的機遇 

  其一,新形勢下兩岸邁向和平發展的軌道,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兩岸關係中的地位與角色有望發生相應改變,有可能從兩岸對峙與鬥爭的前沿轉換為兩岸交流、合作與一體化的前沿。這意味著長期以來阻礙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及其對台優勢發揮的潛在威脅得以消除。
 
  其二,新形勢下“三通”直航得以實現,先前對“小三通”的政策限制也得以解除,台灣海峽將從兩岸往來的天塹變成兩岸往來的通道,成為連結海峽兩岸與國際航運的黃金水道。這不僅意味著“小三通”管道的作用可以進一步發揮,而且意味著長期以來抑制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台優勢與作用發揮的“三通”不通因素得以解除。

  其三,新形勢下 兩岸邁向和平發展的軌道, “三通”直航以及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實現,不僅將顯著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經濟發展環境與投資環境,而且使得閩台之間潛在的地緣經濟優勢、地緣文化優勢、地緣政治優勢可以充分發揮,有助於閩台各種交流、合作的擴展與深化,特別是有助於閩台經貿交流、合作與一體化的發展(例如,有助於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外對台招商引資、閩台產業對接與合作、閩台貿易的進一步發展、閩台港口物流合作發展、閩台旅遊業合作發展),使得“閩台共同生活圈”、“海峽經濟區”有望形成。

  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面臨上述機遇,意味著可以重新定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對台角色與作用。

  (二)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面臨的挑戰 

  其一,兩岸全面“三通”意味著大陸所有對外開放的港口都可以與台灣所有對外開放的港口直接通航,意味著 海峽西岸經濟區失去了先前獨享的“試點直航”與“小三通”政策優勢,從而將相對削弱“試點直航”與 “小三通”渠道在兩岸交流渠道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先前期望的兩岸交流往來的主要通道地位將難以達成。但這並不意味著“試點直航”與“小三通”管道的人流量、物流量會較先前下降,事實上隨著限制性政策的放鬆與解除以及兩岸兩地交流的推進,“試點直航”與“小三通”管道的人流、物流規模都在顯著增長。

  其三,隨著 兩岸全面“三通”與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台灣與大陸的交流合作面臨更寬廣的空間與更多的機會,新形勢下台灣當局甚至兩岸當局的注意力可能集中於兩岸整體性的交流合作。因此,新形勢下雖具“五緣”優勢,但卻處於大陸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外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可能被置於兩岸交流合作的主潮流之外,可能會面臨進一步“邊緣化”的風險。
 
  總之,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對台優勢與作用將發生較大變化,需要並可以重新定位對台角色與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