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香港 要把握內地中產消費商機

http://www.CRNTT.com   2009-11-06 11:45:19  


香港應研究如何針對内地中產階級拓展消費品市場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訊/“面對只會越來越擴大的內地中產市場,香港服務業應如何把握商機,衝出一條廣闊的發展大道,顯然是擺在面前的大課題,願意認真思考並付諸行動,可以獲得大發展,不樂意從這方面作出調整並迎合這個市場的需要,恐怕失去的就不止中產階層,還可能連同後來居上的更大量內地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勢的一般消費群。”《大公報》今天登出杜可風的文章,強調要“把握內地中產消費商機”。文章內容如下: 
 
  面對越來越大的內地中產市場,香港服務業應把握商機﹕第一,需對本身產品有更清晰定位,從宣傳和實際打進市場兩方面做起,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已經成為內地中產認識的品牌產品,需進一步強化質量和推廣渠道的工作;第三,建立與世界名牌產品長期競爭的意識。

  對內地各大中城市消費群體的評估,是直接誘導香港服務業北上尋找商機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雖然整體的消費數字可以參考,但未及以具體消費層面的調查來得更有實用價值。因此,不久前貿發局展開的一項關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大連、武漢等各大中城市的消費調查,就顯得權威性和代表性。 

         內地中產消費力強

  消費能力的強弱,主要來自兩方面因素:一是收入豐厚可以令消費者進入更高層次的消費,最突出表現是希望更廣泛了解世界名牌產品;二是消費能力增強要在主要生活項目獲得解決之後,譬如供完物業,置車及家居已完善了滿意的裝修等。論內地在30年改革開放中崛起的群體,顯然以中產最符合上述的要求,而在貿發局調查的這些大中城市之中,中產消費出現的正面影響也呈極強的支持局面,說明了如何向內地中產階層發動消費攻勢,對香港是一種最有利和收益最明顯的事。

  從貿發局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兩種很值得關注的內地中產特點:一,多達63%的內地中產人士有了私家車和供完了物業,也就是說,這個群體將會邁向服務業高消費的層面;二,在收入遠較其他群體高的情況下,中產中有多達35%的人沒有自覺儲蓄的習慣,而且對金錢的使用前衛且大膽,具體表現在愛消費、喜投資上。自從貿發局在廣州、武漢和成都舉辦了香港產品展銷活動以來,三地引起的愛香港產品熱潮至今仍餘波未絕,這就令香港的服務界需要認真思考一個過往較為少提的問題:究竟值不值得向內地市場推出專門服務中產群體的項目?這樣的項目能夠獲得怎麼樣的效益?

  無可否認,金融海嘯對消費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內地即使在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之下,經濟仍然有令人折服的保八升幅,消費力在進入第四季度時也進一步呈現強勁之勢。貿發局的調查便可以印證,調查中有關受金融海嘯衝擊影響的內容,但得回來的答案卻是零售增長仍強勁,中產人士的消費意欲也沒有減少,有64%受訪者特別指出香港品牌產品已成為他們的愛好,其中的一個最大亮點是接受調查的人完全明白香港產品已在內地生產,其信賴的基礎是香港生產商對質量的高要求,並因此令他們繼續以購買香港產品作為主要消費途徑。

                 港產品牌中西糅合

  這樣的調查結果給香港服務業打通了兩道可行的發展渠道,其一是繼續以香港品牌作為號召,攻佔更廣闊的內地大中城市中產階層市場;其二是反映了內地中產的消費主流依然在喜歡接觸香港中高檔產品作為代表潮流文化上。其實,內地中產之所以能夠對香港產品持看漲的心態是有原因的,首先,中產代表了一個知識型的群體,他們對知識的吸納充足,對世界各種中高檔產品的生產和發展有較深入了解,從獲得的最新國際信息中知道香港與世界的聯繫緊密,形成的產品風格和品味與世界最新潮流完全接軌。因此,走進香港中高檔產品等於及時走進世界潮流產品行列。其次,全世界任何優質產品與名牌效應都來自主理產品的企業如何看待質量控制,即使名冠全球的歐洲名牌產品,也不乏在貧困落後的國家製造,但從來沒有人懷疑其產品粗製濫造,關鍵就在於監察和把握產品質量上。香港產品包括名牌產品差不多全部在內地生產,生產商同樣在質量把關上不曾動搖過,內地中產接觸到的這方面信息強烈,自然對香港產品的信心不會下滑而樂意繼續購買在內地生產的香港產品。第三,香港的潮流文化有兩方面獨特性,一是始終出於中國人社會特色,即使包含了歐美因素,也不會減淡中國因素,它對中產認為代表著中國人的驕傲的心態有強烈的共鳴作用。二是香港產品面對的是世界市場,迎合世界潮流的設計為內地中產帶出一種走在世界潮流之前的榮譽感。這兩種中西糅合的特色,又是內地中產樂於購買香港產品的另一個原因。

                  因勢利導莫失良機

   面對只會越來越擴大的內地中產市場,香港服務業應如何把握商機,衝出一條廣闊的發展大道,顯然是擺在面前的大課題,願意認真思考並付諸行動,可以獲得大發展,不樂意從這方面作出調整並迎合這個市場的需要,恐怕失去的就不止中產階層,還可能連同後來居上的更大量內地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勢的一般消費群。因此,商界從貿發局的調查中應得出三方面經驗教訓:第一,需要對本身產品有更清晰的定位,可否將產品提升到品牌效應必須從宣傳和實際打進市場兩方面做起,達到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已經成為內地中產認識的品牌產品,需要進一步強化質量和推廣渠道的工作,並且在改良產品方面下功夫,同時將這些改良的產品向消費者發布,令影響力持續發酵。第三,雖然內地中產對香港品牌產品情有獨鍾,但面對世界名牌產品的衝擊,也會以多角度多方面嘗試的心態面對。因此,建立與世界名牌產品長期競爭的意識不但必要,而且重要,唯其如此才能令本身的品牌產品立於不敗之地。

   愛用名牌手機、手袋、手表;愛跟家人出國度假;愛花費在服飾、化妝品、健身甚至整容上;希望嘗試新事物和擁有時尚產品,這些都是今日內地中產顯示的最大特色,如何分析和利用這些特色對自己產品的適應性,並因勢利導將之成為促成本身產品趨向品牌效應,是一種容易令產品強烈影響內地中產購買意欲的法寶,在內地中產市場看漲之下,香港服務業需要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