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反對派須溫故知新 免蹈覆轍

http://www.CRNTT.com   2009-11-19 11:33:02  


 
                      反對派踐踏程序公義 

  第三,反對派貪婪無厭,開天索價,要求現任政府就要搞出雙普選的路線圖,但行政長官普選和立法會普選的路線圖,屬於下一屆政府和再下一屆政府處理的事務,本屆政府受權處理的,只是2012年兩個選舉辦法的修改問題,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越屆處理。按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實現普選的程序必須經過“五部曲”的法律程序,其中“在普選前的適當時候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是啟動普選的第一步程序,這一步由2017年第五任行政長官在適當時候啟動,在2012年以前,行政長官的普選程序無從提起。法律程序是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於實現實體正義,而且本身具有獨立價值,這些價值包括公平、公正、合理等。反對派要求現任政府就要搞出雙普選的路線圖,不僅是剝奪下一屆政府和再下一屆政府的權責,有違公平、公正、合理,而且是踐踏法治的無理要求。反對派議員中有不少大狀和律師,竟然鼓吹不遵守法律程序,令人匪夷所思。 

                   反對派靠綑綁死撐將再釀苦酒 

  第四,政府建議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的5個新增功能界別議席,基本上是經300多萬名選民通過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這擴大了民意基礎,符合主流民意。2005年政府五號報告書提出的政改方案,得到了逾6成的民意支持率,現在政府又建議委任區議員沒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進一步增加了民意基礎,相信會進一步得到主流民意支持。反對派議員2005年綑綁否決政改方案之後,中央、特首和特區政府、民建聯的民意支持度不降反升,而反對派失掉了多數民意,內部互相指責、猜疑,矛盾加劇,第二梯隊喪失了上位的機會,不滿加深。反對派裡外都失勢,接下來偷雞不成反蝕米,在2007年區議會選舉和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失勢,嘗到自釀的苦酒。一直是立法會最大政黨的民主黨淪為二流政黨,並且許多反對派議員都是低票當選。民建聯就成為立法會第一大政黨,並呈蒸蒸日上氣勢。香港政黨存在的最大政治利益是在選舉中贏得更多議席,反對派上次吃過綑綁否決政改方案的虧,須溫故知新,吸取教訓,免蹈覆轍。否則,反對派靠綑綁死撐,再次阻擋香港民主發展步伐,又會再次失去多數民意,可能在2011年區議會選舉和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更加一敗塗地。 

                      方案加強立法會與市民的聯繫 

  第五,反對派聲稱2012年立法會增加5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的建議,是一個“民主倒退”的方案,令立法會變得“區議會化”。但5席功能組別全由直選區議會議員互選產生,委任區議員無權投票,幾乎已等同直選,“倒退”云云是信口開河。而且增加5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在70名議員中不到一成,所謂“區議會化”乃誇大失實。更重要的是,目前部分立法會議員熱衷於喊口號和政治抽水,對經濟民生缺乏關注和實績。而區議會與民生及社區環環相扣,由405名民選區議員互選5名立法會議員,可將社區及民生議題帶入立法會,避免立法會與民生及社會議題脫節,加強立法會與社會大眾的聯繫。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民主是妥協的制度 

  第六,上次政改被反對派綑綁拉倒,致使香港的民主政制原地踏步,無論反對派議員怎樣花言巧語,諉過於人,都推卸不了阻停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歷史責任,民意對反對派頗為負面。當年連“煲呔針”都被綑綁,但“煲呔針”後來表現了悔意,認為當時評估政制發展問題時,反對派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使得他被迫“綑綁式地”投反對票。他坦言反對派當時的決定是錯的,應當通過有關方案,使香港政制得到進步,他痛定思痛指當時反對派借助傳媒推波助瀾,議員之間甚至把支持方案者視為出賣黨友之舉:“沒有了勇氣,沒有了是與非的判斷力,反而受朋黨的感性影響。”筆者與“煲呔針”在反對政客亂港一役中曾針鋒相對,但秉持是其是、非其非的原則,充分肯定他能夠對當年被綑綁反躬自省,他的反省亦值得反對派借鏡。這次反對派其實都有點戰戰兢兢,不想再負上令政制停頓的罪名,更不想重蹈當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裡外失勢覆轍。許多本屆立法會低票當選的反對派議員,更希冀借助於立法會席位的增加,增加2012年連任的機會。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民主是妥協的制度。反對派開天索價必須收口,“綑綁式反對”必須懸崖勒馬,應聚焦政府建議的方案,與全體市民一道,理性務實地推動香港民主政制向前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