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奠定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关键 端看明年

http://www.CRNTT.com   2009-12-11 11:00:49  


  
               市場培育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文章認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推動內需作為明年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主要是基於幾個戰略性思考:
 
  首先,中國經濟的總體規模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國,而美國經濟還沒有擺脫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中國政府出於“防患於未然”的考慮,為避免無謂的國際紛爭,以及保持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不得不下大決心挖掘中國潛在的消費能力,由此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其次,這場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大海嘯,讓中國看到了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負擔和風險,在看不到有效監管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運營模式,以及美國雙赤字繼續膨脹給中國外匯財富可能造成的更大麻煩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一個國內市場,來支撐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所需要的產能擴張局面。

  第三,如果我們一直安心於“世界加工廠”的地位,一直安心於以此解決就業問題,那麼,日益增大的中國富人階層除了對高檔房地產投資有需求之外,會把大量財富帶出沒有品牌、沒有高附加價值、也沒有誠信的中國消費市場,其財富的流失,將會導致中國經濟惡性循環,具體表現為:輕視教育、輕視研發、過度追求高風險的收益來源、貧富分化加劇、企業對匯率和利率波動以及海外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十分敏感,以及政府和金融機構外匯財富風險不斷累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很難體現等各種深層次的“結構問題”。反之,如果伴隨收入良性再分配的市場內需機制被盤活起來,那麼上述問題可能出現很大改觀。
 
  一句話,培育市場、喚起內需非常重要,但任務艱巨。這主要體現在供需兩大層面上:
 
  從需求面上來講,今天,影響中國經濟內需增長的障礙主要來自三大方面。
 
  一是在廣大的農村,有消費願望但沒有消費能力的問題十分嚴重。如何讓農民按照市場的運營模式,積極加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農村城市化建設中,這是未來我們所需要挖掘智慧、拿出勇氣來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二是即使在城鎮,依然存在有消費能力但不願消費的問題。今天如何推動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的建設,將是解決中國居民過度依賴(金融)投資,以達到“自我擔保”效果的一個關鍵環節。這種狀態不扭轉,今後中國大部分人可能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未富先老”的局面;
 
  三是非常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富人群體雖然是少數,但他們有旺盛的消費願望和消費能力,只是在國內無法完全實現其消費方式而已。這裡有我們廠商產品的定位問題,有我們自身品牌不過硬的問題,也有我們產品的誠信不到位的問題。當然有些消費雖然能夠實現,比如高檔住宅樓,但這種消費可能會帶來八成中低收入者生活成本增加,解決不好,會破壞社會和諧的基礎。因此,尋找沒有負面影響的刺激富人消費的模式,是中國目前這種特有的經濟結構下,必須接受的一個重大挑戰。提供針對富人的消費品,而又不會增加其他人的麻煩,是中國新增就業機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建設,也許提供了解決富人消費模式的一個很好的範本。

  從供給面上看,阻礙中國產業結構成功轉型的因素也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物流、售後服務、消費意識、誠信文化和公平競爭程度等方面不成熟,即使國內存在潛在的消費市場,但消費者和廠家都會感到“不安心”,顯性和隱形的交易成本很大,而這些狀態的扭轉不會一蹴而就。

  二是專利保護的環境和創新文化嚴重缺失。優秀大學生主動去創業,但遭到家長們激烈阻撓的案例常有發生。而且,專利保護的制度不成熟,扶持創新的金融環境也還剛剛起步。

  三是人才流動(甚至更廣泛的勞動力流動)成本較高,無論是(同等國民)待遇問題,還是工作機會問題,無論是教育質量(也包括社會倫理)問題,還是生活環境成本的問題,都會影響到企業自發地融入產業結構調整的活動中。而過度依賴政府去推動的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執政部門如果不注意方式,很可能會帶來更多負面的外部性,比如重複建設、形象工程、腐敗賄賂、國進民退、惡性競爭等問題會不斷冒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