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乾隆御覽之寶重現江湖 台故宮走寳?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19:39:41  


乾隆玉璽數量大價格高,台灣故宮不收藏必有緣故。
  中評社台北6月26日訊/《典藏今藝術》新一期登出陳啟正的文章“乾隆御覽之寶重現江湖”,作者表示:“11.7公分見方的青玉蟠螭鈕‘乾隆御覽之寶’朱文閑璽,不知是否因為是印跡鮮少見於清宮舊藏的歷代書畫上,或者又因為是出自文物市場以致欠缺可靠原始來歷的緣故,讓面對流散在外的宮廷文物,態度一向謹慎小心的故宮專家,終在缺乏相關資料的佐證下,放棄了這件‘乾隆御覽之寶’青玉閑璽。”文章內容如下: 

  故宮這次可能走寶了!一件即將在6月26日宇珍“慶豐銀行珍藏專拍I”公開拍賣的編號127清乾隆《青玉螭龍玉璽》,經筆者多方資料比對,確信為乾隆鈐用於宮中庋藏書畫上的“乾隆御覽之寶”無疑。這件玉璽是蔡辰男1984年購於紐約蘇富比的珍藏。據聞,金管會在決定交予宇珍拍賣前,即曾邀請故宮專家對該方玉璽在內“抵押文物”進行鑑定與篩選,而且故宮專家對這方“乾隆御覽之寶”玉璽亦曾多次進行反覆考察,但不知何故,故宮最後竟然放棄該件玉璽,讓乾隆大帝一生所刻“乾隆御覽之寶”中,最重要的一方閑璽就從眼前擦身而過,故宮與乾隆珍貴文物失之交臂,不免令人扼腕!

  筆者指稱這方即將拍賣的《青玉螭龍玉璽》,是乾隆一生所鐫治“乾隆御覽之寶”中最重要的一方年號閑璽,其實是有證據可資徵引說明的。此外,故宮專家對這方玉璽反覆鑑定的結果,最後卻選擇讓它回歸市場,其間的判斷依據或許也有一些脈絡可稽。

  清高宗乾隆皇帝一生擁有的璽印高達1800餘方,圖為郎世寧所繪《乾隆朝服像軸》,今藏北京故宮。

         青玉閑璽碩大故殊少鈐用

  先從故宮的角度研判,故宮專家是否有稽查過該玉璽曾經收錄於《乾隆寶藪》筆者不得而知,但可以合理推斷的是,由於該方“乾隆御覽之寶”玉璽碩大沉重,故殊少鈐用於書畫上。因此故宮專家想在一時之間從故宮收藏的歷代書畫中尋找到這方玉璽也就並不容易。事實上,筆者為了比對這方玉璽鈐用在書畫上的印跡,就曾整整花了兩天的功夫,翻遍海峽兩岸各大博物館出版的書畫圖錄,但還是一度未曾發現該方玉璽的印跡,只歸納出乾隆較常鈐用在書畫上的方形“乾隆御覽之寶”,其實是一件7.9公分見方,且以壽山石鐫治的印璽。舉例來說,今藏北京故宮的清代.冷枚《避暑山莊圖軸》、清代.王原祁《松壑仙館圖軸》,乃至台北故宮所收藏的五代南唐‧巨然《層巖叢樹圖軸》、宋代.郭熙《早春圖軸》等畫幅上方所鈐用“御覽”閑璽,就是這方以壽山石刻治的“乾隆御覽之寶”朱文印。

  不僅如此,根據筆者的觀察統計,乾隆較常鈐用在歷代書畫上的“乾隆御覽之寶”,除了上述提及的7.9公分見方的朱文方形璽印外,其實還有兩方印面同為“乾隆御覽之寶”的橢圓形朱文印。這兩方橢圓形“乾隆御覽之寶”其中至少一方為壽山石鐫治,而且尺寸稍有差別(一方為4.1×3.4公分、另一方則為4.2×3.5公分),仔細比較印文的“乾”、“御”、“之”等篆字不難看出線條轉折上的不同變化。資料顯示,這兩方印璽,或鈐用在書畫上、或鈐印在經冊上,如北京故宮所藏的清代‧張宗蒼《松壑琴音圖卷》、台北故宮收藏的宋代.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卷》以及宋版《常建詩集》與宋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畫幅、冊頁上所鈐印的“乾隆御覽之寶”即是。

  據此推論,宇珍即將拍賣的這件11.7公分見方的青玉蟠螭鈕“乾隆御覽之寶”朱文閑璽,不知是否因為是印跡鮮少見於清宮舊藏的歷代書畫上,或者又因為是出自文物市場以致欠缺可靠原始來歷的緣故,讓面對流散在外的宮廷文物,態度一向謹慎小心的故宮專家,終在缺乏相關資料的佐證下,放棄了這件“乾隆御覽之寶”青玉閑璽。

                    寶藪中最大一方“乾隆御覽之寶”

  只是令人遺憾的是,故宮專家也許沒有真正察覺,他們所輕易放棄的寶璽,其實是“乾隆御覽之寶”中,材質與尺寸俱臻一流的珍貴尤物。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內務府各作成做活計清檔》的資料記載,乾隆元年正月初四:“司庫劉山久來說,太監毛團、胡世杰交銅寶一方,傳旨:著刻‘乾隆御覽之寶’,欽此。於正月初十日篆得陰文、陽文字樣二張,司庫劉山久持進,交太監毛團呈覽。奉旨:著准陰文,欽此。於二月二十日司庫劉山久、催總理白世秀將完字銅寶一分交太監胡世杰、高玉呈進訖。”由此可知,“乾隆御覽之寶”是乾隆即皇帝位後所刻治的第一方印章,其重要象徵意義也就不言可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