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幼童留學潮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1:48:47  


 
  “顯然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芝加哥大學的全美民意調查中心發布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美國2009年培養的研究型博士,本科畢業於清華最多,其次是北大,第三位才是美國本土的加州伯克利大學。

  無怪有人如此換算: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流出海外的78.5萬青年才俊,相當於30所北大、30所清華的所有在校本科生。

  “以前,國外的學校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們都是看在面子上,給他們兩個尖子,幫他們拉拉生源。2003級送往Cambridge Tutors College的學生就屬此類。但現在人才流失,已經越來越低齡化。”吳小新說。

  王文一是吉林實驗中學高二的學生,即將到來的八月砥礪著他做出的,也許是人生第一個重大選擇。

  目前在湖南信息奧林匹克國家隊“備考”的他,從初三下學期開始便休學在家,專致競賽訓練。這個早慧的學生,面對死板的學校教育難以打起精神。但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圍棋、文學之類的東西”,又無法從課堂得到滿足。

  “我並不想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競賽上。”王文一欲言又止,高一上學期半年的美國高中交流生活,似乎拓展了他人生的界限。“相比Huntington那個安逸的小鎮,我們這兒實在是太浮躁了,我整個人被清零了的感覺。”

  “美國”和旅美之行中結識的“那個女孩”,似乎合成了一個在他面前恍惚的曼影,“我顯然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這個宣稱自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又要等到八月以後才能“好好想想以後的生活”的孩子,在談到參加奧林匹克大賽的時候用的詞居然是“責任”。

  升學的壓力本不該在他考慮的範圍之內,因為被許諾了:獲得奧賽前20名,保送進入清華大學,20至30名進入北京大學,30至50名進入複旦交大,“而我初二的時候就可以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我想過去美國留學,但絕不是為了逃避壓力”。

  “你要知道一個男孩子心裡有了一個女孩子之後,會有一些 ‘鋼琴、水墨’這樣的愛好”。但回到現實,他要面對的是進入奧賽前20名的“責任”。

  波士頓教育集團副總裁黃,也曾與王文一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從湖北省理科實驗班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赴哈佛攻讀博士學位。術業專攻物理,而事業則落在了出國留學咨詢。在他看來“你大學出去,很可能已經晚了,在中國接受教育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沒趕上公派留學年代的他,感嘆自費留學時代的到來,低齡化留學趨勢的出現,才證明了中國人自發地重視優質教育資源,尊重一種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培養之可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