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胡適、殷海光的一場論爭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9:33:01  


 
相關鏈接:

李敖之師殷海光鮮為人知的傳奇一生 
 
   現在不知道李敖的人可能不多,但知道李敖的老師殷海光先生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其實,這也不奇怪,殷海光未及50年的生命旅程,前30年在大陸度過,後20年則栖身於海峽對岸。當他1949年離開大陸時,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緣人物,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學術上都無甚建樹;殷海光成為風雲人物是在五六十年代的台灣。而此時,大陸與台灣已然隔絕,自然沒有機會了解當時這位風雲一時的人物了。直到80年代以後,大陸學界才通過他的學生(不是李敖,而是林毓生、張灝等人)了解到這位老師。這時距殷海光辭世已經差不多20年了。

  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海光是筆名。五四運動爆發時,他還在他媽媽的肚子裡,在這年的12月5日,他降生在湖北省黃岡縣(今黃岡市)回龍山鎮殷家樓村。後來,殷海光一直以“五四之子”自喻,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對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五四後期的人物(Post-May-Fourthian ),正像許多後期的人物一樣,沒有機會享受五四時代人物的聲華,但卻遭受著寂寞、凄涼和橫逆。”作為“五四後期的人物”,他夾在五四一代和下一代之間,思想的光芒被遮蔽在五四一代的陰影之中,與下一代在心靈上的溝通又因代際的關系而遭阻隔。“在這一時代,他像斷了綫的風箏”,找不到一個立足的地方。但殷海光並未被時代的浪潮所打倒,盡管他也失望、仿徨,但他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希望,他掙扎著摸索自己前行的路,並希望自己的摸索能成為下一代前行的資糧。他的掙扎已經成為那個時代永遠的見證,其道德英雄的形象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

  翻譯大學教材的中學生

  現在我們一提到殷海光,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主義。確實,殷海光已經成為中國現代自由主義的一個象徵。這當然沒錯,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殷海光轉向自由主義是很晚的事情。此前,他的學術興趣完全在邏輯學上,盡管他在邏輯學研究上並沒有做出像他的老師金岳霖那樣的驚人的成績。

  殷海光對邏輯學的興趣源於中學時代。由於受張申府主編的《世界思潮》的影響,殷海光醉心於西方學者的思想,也愛屋及烏地驚羨於邏輯的力量。當時,一位在清華大學念書的同鄉從北平帶給他一本厚厚的邏輯書。書中彎彎曲曲的符號讓這位少年著了迷。這就是由金岳霖為清華大學哲學系學生編寫的講義《邏輯》。

  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受一股求知熱望的驅使,受一種對金先生景仰之情的驅策”,殷海光直接致信金岳霖,希望有更多收獲。結果遠遠超出他的期待,大教授不僅回信答複了他的問題,還表示欣賞其見解,同時告訴他有哪些書可以寄來供他閱讀。這段學術史上的佳話開啓了金、殷二人以後長期的師生關系。

  金的長者風範極大地鼓勵了渴望求知的殷海光,他更加著迷於介紹邏輯和哲學的書籍。1935年,16歲的殷海光訂購到查普曼和罕勒合著的《邏輯基本》,如獲至寶,仔細讀完這本書後,決心把它翻譯成中文。一個中學生,在幾門功課不及格的情形下,居然要翻譯一本與高中功課毫無關系的大學用書,這種舉動自是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對。還好,他中學的老師很支持他。於是,在漫天飄雪的日子裡,他開始了平生第一次學術上的嘗試。經過歷時半年的努力,他將這本厚達417頁的書譯成中文,並寫出15000字的“譯者引語”,於1937年由正中書局出版。

  在此之前,他還將“譯者引語”的主要內容改寫成《邏輯和邏輯學究竟是什麼》,由金岳霖推薦發表於張東蓀主編的《文哲月刊》。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各位前輩,17歲的殷海光毫無懼色,對金岳霖、吳士棟、沈有鼎、張東蓀等人的著述逐一進行了點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