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巴比宴”:鴻門宴?

http://www.CRNTT.com   2010-09-29 12:37:30  


 
“巴比晚宴”能解決什麼問題 
  
  記者昨天獲得確切消息,巴菲特與蓋茨29日晚將在北京一起出席慈善晚宴。據媒體報道,已有一半接到邀請函的中國富豪表示不會去參加這場慈善晚宴。

  巴菲特中國行接近尾聲。9月29日,由比爾.蓋茨基金會和陽光文化基金會共同承辦的慈善晚宴將開幕。晚宴前,參與的嘉賓已經接到聲明,無需作出任何慈善承諾或是進行捐款,現場也不會有媒體參加。

  有網友說,仿佛聽得到富豪們一顆顆心“砰”地落地的聲音。這當然是句玩笑話。但是,不搞勸捐,巴比晚宴能給中國企業家帶來什麼收獲,仍然是公衆關注的熱點。筆者認為,現代意義上的慈善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源於機構化運作的成熟。中國的慈善事業還面臨諸多困惑。巴菲特、比爾.蓋茨的中國慈善行,若僅以勸捐為目的,恐怕感動不了中國的企業家,但是,若能解慈善事業如何規範運營之惑,或許能給大家更大的啓發。

  惑之一:慈善僅僅是企業家或個人的事,政府有沒有必要參與?

  美國非營利性慈善組織的收入主要分這麼幾類:首先是會員費和各種商業服務收入,這占到了將近60%,政府的支持占了30%,剩下的才是公衆的捐款。政府更大的支持是通過制定規則,給予慈善機構稅收優惠,同時用公權力強迫慈善機構披露信息,公開財務狀況,接受社會監督。慈善機構中有相應的部門負責管理善款,目的是讓募集到的資金增值,其手段之一,就是對龐大的基金進行投資獲利。每年上萬億美元的投資,若缺乏政府監督,影響難以估計。中國缺乏像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這樣的高水平公益基金管理機構,有哪個捐贈者願意把畢生財富放在一個管理不透明的基金會裡?在中國,在監管範圍內的社保基金就曾出過“事故”,何況目前監管尚缺位的慈善基金?即使是自行設立基金的捐贈人,也無法擺脫輿論對其避稅和做公司慈善的質疑。

  惑之二:目前在中國缺失的信托責任,如何在慈善基金運作中得以保證?

  所謂信托責任,說白了,就是我把錢交給你,我怎麼相信你不會亂來。慈善總是容易被利用,中國不乏有人假借慈善的名義誇大捐贈金額、甚至詐捐……所以,倡導發起公益籌款計劃“壹基金”的李連傑明確指出,最擔心的是慈善貪腐。

  如何控制慈善組織不出現貪腐?有兩個途徑:一是要有立法保障政府對慈善組織的監督;二是有非政府組織進行評估,讓慈善機構良性競爭。以美國為例,慈善基金會一旦成立,其資產就具有公共性,美國的國稅局、州檢察長辦公室等政府部門就能依據一整套基金會成立、免稅、審查監管的法規進行監管。其次,政府用公權力強迫慈善機構公開每年、每季度的財務報告。美國慈善信息局就是一個很有影響的民間非營利機構,它制定了衡量基金會好壞的九條標准,每年四次公布對全國幾百家基金會的測評結果。在此基礎上,社會上關心慈善組織運作的非政府組織由此發起評估。老百姓看到哪個慈善機構的評級非常的低,下一次就會選擇不給其捐錢,轉向其他慈善機構。慈善基金之間展開競爭,可促使它們更規範地運作、發展。

  惑之三:勸捐還是勸企業負起社會責任?

  能夠創辦微軟的蓋茨,也是能夠創辦蓋茨基金會的蓋茨。能夠在股市上呼風喚雨的巴菲特,也是能夠捐出310億美元的巴菲特。但對部分仍處於發展期的中國企業家來說,先成為真正的企業家,創造出財富,才可能捐出財富。所以,巴菲特的天價午餐競價時趨者若鶩,勸捐時響應者寥寥。慈善需要誠意,真正想做慈善的企業家如李嘉誠等,還用巴菲特們勸捐?慈善事業理應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很好平台。試想,一個產品質量出問題危害消費者權益或健康的企業,捐贈巨額資金做慈善活動,也能算維護社會穩定?

  勸捐不如解惑,如果巴比晚宴能讓中國企業家們開開眼界,讓大家知道捐錢只是慈善巨廈的一個小小部分,則晚宴的收獲,善莫大焉。(來源: 深圳商報 2010年09月29日 08:41 作者:李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