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0,公民精神成長記錄

http://www.CRNTT.com   2010-12-28 09:06:34  


11月21日,上海大火後第7天,上海的膠州路上,千瘡百孔的大樓前堆積出一片哀慟的花海。成千上萬的上海及外地群衆自發來到這裡,鞠躬,獻花,默哀。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訊/11月21日,上海大火後第7天,上海的膠州路上,千瘡百孔的大樓前堆積出一片哀慟的花海。成千上萬的上海及外地群眾自發來到這裡,鞠躬,獻花,默哀。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這一次,他們用一種和平、堅定的力量,以其自身公民力量的覺醒真正雄起,我開始有些驕傲,為這些人,非其他。”一位觀察者在《2010,上海之變》中這樣寫道。

  事實上,在2010年中國很多公共事件中,都可以看到這種公民意識的強烈萌動,看到公民理性的力量。

城市之變

  《新世紀周刊》記者趙何娟是《2010,上海之變》的作者。她說,在上海這次大火後,她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此前,她的腦海中刻滿了“上海人不夠大氣”、“上海男人太精致”、“上海女人太拜金”之類的印記。但這一次,她卻在上海人的平和之中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大火後,我每天晚上都會去現場,倒不一定是採訪,只是去看看,去聽聽人們怎麼說。”趙何娟說,那段時間,三五成群的上海老人,聚在一起,也夾雜著一些年輕人,他們在那裡講述歷史,講中國式民主,講中國的倒退與進步,講人的本性。

  “頭七”那天,鮮花鋪滿了膠州路,覆蓋了火災後的焦味。那一天,趙何娟再次被“這次感覺挺帶勁的”上海市民所感動,“我自己也很想哭”。

  她觀察到了一些細節:一位上海老人站在大樓對面人行道的台階上,振臂一呼,大聲質疑政府的政績工程和救援不力,逐漸集聚過來的群眾中不斷響起掌聲。一個交響樂隊自發前來,默默地合奏一曲,優雅地離去。一些人手捧大把鮮花,輕輕地為路過的人遞上一支。

  在這次致哀中,趙何娟也感受到了秩序之美,數萬群眾井然有序地排隊獻花,沒有人喧嘩,沒有人吵鬧,沒有人嬉笑。“市民表面的平和與內心對合法權利的堅持,越來越成為這個城市的一種性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