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論文水軍”危害遠超網絡水軍

http://www.CRNTT.com   2011-03-08 13:44:49  


   
學術界的生態危機:劣幣驅逐良幣

  學術行政化管理是劣質論文泛濫的根源

  造成中國大學論文數量大、質量低、原創指數不高的原因,一是評價主體問題,二是評價標準問題。中國大學對學術科研活動及其成果的評價主體,不是學術界內部,而是行政管理部門,科學性當然不高。在評價標準上,行政管理部門通過發表、出版論文著作的數量和課題的數量,依據雜誌、出版機構的級別和立項鑒定單位的級別來認定學術科研活動及其成果的高低,難以科學地評價出學術科研活動及其成果的含金量。這就造成許多大學的科研評價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品質,真正有價值的學術成果難以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扭曲的學術市場:逼良為娼

  哈耶克曾指出,“我們大部分的需要是由市場來供給的。這種情況同時也就給了大多數人以謀生的機會,但並不意味著不應該允許任何一個人去將他的全部精力用於不帶來經濟回報的目的上”;事實上,像對學問的追求就不應該為物質利益的考慮所支配,這也是哈耶克極力呼籲社會必須容忍一些“閑著”的富人存在的原因。為了真正的學問發展計,我們就需要給予一些有學術興趣的人以較為穩定而有保障的收入,而不是依靠直接的物質交換來激勵他們從事那種容易被市場“認可”的研究,否則,這些人大可進入工商業從事那些可以直接通過交換獲取回報的工作。
  
  然而,當前國內高校卻實行了與此背道而馳的學術制度:教師的固定工資非常低,相當一部分收入來源於課時、科研、課題等激勵;在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種變相的市場“交換”制度,並且,這種“市場”是扭曲的,是以符合特定形式或規範為標準的。正因為當前高校內的學術激勵制度已經遠遠偏離了“求知”這一學術根本,因而那些貧寒的士子們也不得不盡其所能地追求這些獎勵,在某種意義上,這實在有點“逼良為娼”的味道。科研、工資等方面的共生制度加劇了終身職制的危害:科研成果成為每年的業績考核指標,並與津貼掛鈎,從而學者被逼必須每年都在不斷地發表這種應付之作,而根本無暇作真正的學術積累和沉澱。
 
  “論文水軍”危害大於“網絡水軍”

  當“學術”成為謀生的手段,學術研究成了一種可以隨便應付的事情,甚至成了謀得研究經費和晉級職稱的途徑。再進一步說,必然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如果無價值的學術次品或抄襲文章泛濫,必定占用和浪費了大量的資源,造成了對學術精品的替代,排擠原創性研究,進而就出現了劣質學術成果排擠優質學術成果的逆向選擇現象。“論文水軍”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除了敗壞學術空氣,浪費國家對科研的投入,最終將創造的土壤徹底破壞,它比“網絡水軍”的危害大多了。(来源:搜狐評論 2011/03/0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