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核事故或對全球氣候談判投下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11-03-18 10:20:47  


 
  此外,奧巴馬政府也把發展核電作為提高清潔能源比例、推進節能減排的一個關鍵環節。中國政府在剛剛通過的“十二五”規劃裡,把發展核電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事實上,中美這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都把提高清潔能源比例,作為在全球氣候談判中化解國際壓力、扭轉被動局面的重要途徑。

  然而,此次日本的核洩露事故引發的核安全擔憂,無疑向所有立志發展核電,以緩解減排壓力的政治家潑了一頭冷水。尤其在那些實行選舉政治的國家和地區,多數選民對核電的好惡,將直接主導當地核電事業的走向。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歐洲民眾強烈反對核電,導致歐洲的核電事業一直停滯不前、甚至萎縮。只是在最近幾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日益淡忘此事,尤其是全球變暖的形勢日益嚴峻,主張發展核電的聲音才有所增強,歐盟決策者才敢於把核電納入到推進節能減排,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當中。

  此次日本的核事故,極有可能揭開歐洲人的“切爾諾貝利傷疤”,從而影響到歐盟的整體減排和氣候戰略。事實上,就在日本強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德國就有數萬民眾走向街頭,要求政府立即關閉所有核電設施。默克爾內閣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對德國境內的17座核電站進行全面檢查。美國、韓國等也在民眾的壓力下,緊急啟動核電安全檢查機制,力圖防患於未然。

  可以想見,如果選民對核安全的擔憂壓過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他們就不大可能支持政府通過發展核電以實現節能減排,政府的談判代表就無法在全球氣候談判中,作出大膽的減排承諾。當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都在此類內部政治壓力下而變得保守時,全球氣候談判繼續陷入僵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1-03-17)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