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失衡的廣東學“慢跑”

http://www.CRNTT.com   2011-04-30 08:33:34  


 
  “綠道立法”試點已開始

  珠三角綠道網建設借鑒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與美國綠道相比,珠三角的綠道網建設有何不同之處?林木聲向《中國經濟周刊》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美國綠道有三大特點,一是起步早,里程長,從上個世紀40年代起步,迄今里程已達9萬公里;二是美國有法律保障,規劃、建設、管理都制定了專門的法律法規;三是在綠道理論研究、功能開發、公眾參與和資金保障上,有一套成熟的運轉機制。“美國的土地私有制令綠道用地比較麻煩,但美國公眾特別是社會志願組織的參與,消解了這個不利因素。”

  珠三角起步晚,但也有優勢。從嚴格的意義來說,美國的綠道網有些僅僅連通,但沒有“綠”,僅是慢行道而已。“而我們‘綠’的要求很高,超過了美國。”

  “我們也要建規立制。目前,已經在深圳和珠海試點,因為他們有立法權。在綠道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先搞規範試點,地方性法規不行,先做一個行政規章也行。”

  林木聲認為,綠道的管理比建設更重要,如果建好了老百姓不滿意,那就是做無用功。“綠道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領域;綠道的吸引力源於綠道類型和功能的多樣性;綠道的生命力在於必須選擇與當地社會需求相適應並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方式。”

  “今後,我們要積極開發綠道的功能,譬如,休閑功能、運動功能、人文教育功能、科普功能還有旅遊功能等。”林木聲說,“這是一門大學問。”

  讓市民安心上街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林木聲坦言,他內心一直有個觀念上的糾結,那就是:綠道網能否發展成為城市的慢行系統?

  所謂城市慢行系統,即在城市建立遍布全市的人行道或者單車道,讓市民走出家門,就可以安全騎車或者步行。

  這不是新概念。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城市規劃建設時,原本有慢行系統,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但到了80年代中後期,騎自行車的人銳減,大家都時興騎摩托車,行人也不多,於是,有些城市在城建中,幹脆就取消了慢行道,有些甚至連人行道也沒有了。

  林木聲希望,能借建設綠道網之機來恢復城市慢行系統。

  如果綠道網是供市民閑暇休閑之用,那麼城市慢行系統則為市民出行之用。前者要求有道、有綠、有網,但後者僅需要有道、有網。不過,後者的網要比前者密得多,是城市的微循環系統。市民走出家門就可以上城市慢行系統,可以低碳出行,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

  林木聲說:“城市交通不僅能讓汽車風馳電掣,也要讓老爺爺牽小孫子可以安安心心地上街。”

  但林木聲副省長的設想,在很多專家看來,有些“奢求”的意味。“現在,城市格局已定,特別是特大型城市,道路和周邊的建築物都已成形,供車行駛的路面尚且不夠,何從劃出慢行道呢?城市慢行系統取消容易、恢復難。”有城建專家說。

  但也有交通專家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城市慢行系統理應恢復。城市交通系統的改革迫在眉睫,而珠三角綠道網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在城市市區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恢復城市慢行系統,限制私家車出行。

  連港通澳

  林木聲向《中國經濟周刊》描繪了珠三角綠道網的未來:從2010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完成珠三角綠道網建設,用五年時間完成廣東全省綠道網建設。

  按照“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計劃,各地要全面配套完善珠三角省立綠道的綠化和驛站、標識、環衛等功能性設施,使綠道網更加便利、宜人、舒適、安全;同時,大力推進城市綠道建設,讓綠道嵌入群眾日常生活,並與省立綠道連通,提高可達性。

  “未來,我們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與港澳連通,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港澳儘管並沒有建成綠道網,但並不妨礙我們和他們連通。二是向粵東西北延伸,讓綠道網貫穿全省。有了珠三角的先行先試,他們的建設將會更有經驗,造價也會更低。”林木聲說。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目前,位於粵北的清遠市和粵東的汕頭市、粵西的雲浮市已經開始行動。

  “到‘十二五’末,綠道網將貫穿全省。”林木聲語調暢快地說,“屆時,廣東全省將形成一張一路山水相依、林茂草萋、城郭穩約,一路歡歌笑語、其樂融融的綠道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