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執政者要傾聽“沉沒的聲音”

http://www.CRNTT.com   2011-05-27 11:52:16  


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發出聲音,是主張利益的基礎。有利益的表達才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才有長久的社會穩定。事實表明,諸多矛盾衝突事件背後,往往是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從這個角度看,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人民日報昨天發表評論員文章《執政者要在眾聲喧嘩中傾聽“沉沒的聲音”》:

  在今天的中國,能聽到各種聲音。兩會會場中代表、委員縱論國是,報紙雜誌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討,新聞評論跟帖動輒上千條,近2億網民隨時寫下140字微博……條條聲軌,匯成合奏,呈現這個時代多元多樣的複雜圖景和蓬勃活力。

  我們迎來了表達的“黃金時代”,但仍有許多聲音未被傾聽。一方面,有些聲音被淹沒在強大的聲場之中,難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聲音只是“說也白說”,意願雖表達,問題未解決。這些,都可謂無效表達,有人稱之為“沉沒的聲音”。 

  無效的表達,不是沒有表達,更不是不願表達。廣州市領導公開接訪,市民帶上鋪蓋卷、排隊3天,就是為了能跟領導“說上話”;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公開自己手機號,卻因每天上千個電話、上千條短信被迫關機。那些為網絡關注、被媒體聚焦的熱點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這些體量更大的冰塊,才是讓冰尖浮出水面的龐大基石,也才是決定社會心態的“潛意識”“核心層”。 

  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上的弱勢群體,也是現實中的弱勢群體。在社會層面,他們既缺乏影響公共輿論的資源,又鮮有參與政府決策的渠道,甚至無法得到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信息,表達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樣薄弱。因此,儘管可能人數不少,他們的聲音卻很難在社會中聽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