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功夫+熊貓=?

http://www.CRNTT.com   2011-06-19 09:48:05  


 
  這部動畫片在中國熱賣,中國網上也果然引起不小的爭議。爭議大致分成兩派:一派認為,這是美國電影盜用中國文化實施“文化侵略”,呼籲各方抵制;另一派則認為,美國影片使用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勝利,是一次成功的“出口轉內銷”。中國觀衆有如此對立的看法也不奇怪,以前者來說,若視之為“文化侵略”,則不只是這只功夫熊貓,所有好萊塢電影更是如此。中國人愛看好萊塢電影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至於“盜用中國文化”的說法也還是值得爭論,如果中國人認為中國根本沒有“功夫熊貓”這種東西,就不必把它當作中國文化。

  上海經過多年的爭取,也已經宣布要建一個迪斯尼樂園,那才是真正地把美國文化搬到自己的大宅門裡,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就是“引狼入室”了。二、三十年前,法國巴黎的迪斯尼樂園落成之初,有文化傲慢的法國不少“有識之士”也發出酸溜溜言論,視此為美國的文化入侵。這回上海要建迪斯尼樂園卻似乎沒有聽到任何“文化入侵”的論調,也許是香港迪斯尼樂園已讓中國人看到迪斯尼樂園是怎麼回事,得不到中國遊客的捧場的話,香港迪斯尼樂園早就該關門大吉。迪斯尼樂園的確是美國軟實力、美國娛樂文化的標志,將來上海的迪斯尼樂園若為了討好中國人而加入太多中國文化元素的話,中國人可能反而覺得不是味道。就像星巴克也賣起龍井茶、碧螺春的話,星巴克等於砸壞自己的招牌。

  把加入中國元素的“功夫熊貓”看成是中國文化的“出口轉內銷”,已有人斥之為“阿Q精神”。但美國好萊塢的電影機器利用中國元素製作出來的東西,只要不是刻意抹黑、醜化,多少也有助於推廣中國文化的作用,如幾年前把花木蘭故事也搬上動畫銀幕一樣,花木蘭小姐變成了Mulan之後世界各地更多人知道中國這個古老的故事。

  美國人用別人的文化元素炮製出來的東西總會走樣也是事實,以中國人的思維,若要製作以熊貓為主角的動畫片,絕不可能把熊貓變成武林高手,因為這跟熊貓的形象和熊貓所代表的文化,完全沒有任何相幹的因素。但美國人能夠製作出《功夫熊貓》就因為美國人不被熊貓背後的文化意涵所定格,不被熊貓的形象所局限,他們可以“讓想象力狂奔”,功夫熊貓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成龍、李連傑等高手的影子,中國人有人覺得“不像話”,也有人反而覺得新鮮有趣。

  如果有一天好萊嗚也能製作《西游記》、《三國演義》的動畫片,並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受到歡迎,中國人應該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中國文化托美國軟實力的福向世界推廣,憂的是,為何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國元素,中國就是推廣不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