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鐵出口:艱難的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1-06-30 10:59:38  


 
  三、不懂運營的賣家不是好賣家

  通行模式包含諸多利益關聯方,中國企業需“長袖善舞”

  中國不僅希望能夠承擔路軌建設和提供動車車輛,而且還希望能夠參與高鐵運營,但大型軌道交通項目歷來面臨商業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博弈。在回答中國高鐵海外如何賺錢這個問題上,國際通行的做法是採取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作夥伴關係,這與中國國內長期以來政府主導投資有很大不同。

  PPP模式簡單說就是以效率原則為出發點,政府通過給予私人部門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這個關係包括特許經營協議、股東協議、工程承包合同、材料設備供應合同等多個層面,項目參與方包括政府機構、代表政府的股權投資機構、股權投資人、咨詢機構、承包商、銀行、保險公司等。中國高鐵企業要學會權衡處理與政府、配套企業、金融財團等諸多方面的關係才有盈利的可能性。

  不求單項優秀,投標方必須證明從供應鏈到建造到運營的充分能力

  據一位曾經參與沙特項目競標的負責人透露,中國高鐵出口在成本上確實有優勢,但在運營經驗積累上"還差火候"。動輒上百億美元的高鐵項目,如果客流沒有保障,很容易陷入後期運營的巨額虧損,這是中國企業出擊海外高鐵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去年,中國南車就是考慮到在沙特這類高溫、沙漠地帶修高鐵存在較多不確定風險,主動放棄了該項目的競標。

  對於風險不可控的疑慮同樣出現在有意競投巴西高鐵的中國企業聯合體中,巴西政府要求投標方必須展示從供應鏈到建造到運營的整體方案,這意味著中標者需要證明其對基建、技術轉移、運營以及維護等圍繞高鐵展開的各個環節均有充分的能力。巴西交通部陸路交通局(ANTT)高鐵項目執行主管Hélio Mauro Frana坦言,問題不是誰的技術好、誰的票價低、誰的效率高這些單一指標的衡量,而是我們能從投標方的項目提議書中看到他們的優勢與弱勢,從中做出平衡。

  投資衝動“外溢”,國內高鐵債務危機恐波及海外

  高鐵海外投資本質上應該是基於商業利益的市場行為,但眼下投資主體如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北車集團等都是大型央企,在抑制不住投資衝動的同時,單一的融資來源事實上也把國內的高鐵債務危機延伸到海外。有媒體報道稱,由政府信用背書的情況下,今年不少於3500億元的高鐵投資表明鐵道部門無意改變“債台高鑄”的現狀。

  最新教訓是中鐵在波蘭的公路項目,本月波蘭高速公路管理局公開宣布解除與中海外簽署工程承包協議,並索取約2.71億美元的索賠和罰款,原因可能是中海外早前以不足預算一半的報價競標成功,施工時卻因為虧損進展緩慢。中海外是中國中鐵下屬專門從事國際工程承包的全資子公司,中國中鐵2011一季度財報顯示,現金流為負的21.09億元,原本激進的市場策略已難以為繼。

  
  結 語:目前看來,京滬高鐵“降速風波”引發的思考並沒有停在速度本身,工程進度、風險評估等方面的“降溫”也在持續,這或許有助於中國企業看清海外市場行情,以便做出準確定位。

  (來源:網易新聞另一面2011年6月3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