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科學認識和解決收入分配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1-07-23 08:40:27  


 
  實現經濟發展轉型,基礎在於收入分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需求是社會生產的根本導向,是經濟增長的最終動力,是科技和管理創新的最大激勵。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投資與消費結構失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重要根源在於經濟發展沒有建立在消費主導的基礎上,還在單純為GDP而生產、為出“成果”而創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主要表現為對中國出口以及相關產業的衝擊,實質上是對過於依賴國際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的衝擊。如果長期依賴外需拉動經濟發展,不僅難以發揮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而且難以形成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合理結構和內生動力。那麼,中國經濟怎樣才能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實現發展轉型?中央指出,必須充分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中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實現這一目標,基礎在於提高居民收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進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在於收入分配。目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4000美元,成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根據國際經驗,這一發展階段可能遇到的一個重大風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越過1000美元的“貧困陷阱”之後,沿著傳統工業化道路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很快達到3000美元;此後快速起飛階段積累下來的諸多矛盾集中暴露出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徘徊在3000—5000美元,經濟社會發展處於相對停滯狀態。這些國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除了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滯後,一個重要原因是兩極分化、貧富懸殊,不能為經濟增長持續提供動力,從而使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大批貧民收入水平低下,基本享受不到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農村失去土地,在城市成為邊緣人群,進而導致社會矛盾加劇、社會秩序惡化、政局持續動蕩。這警示我們,經濟發展的內涵既包括較快增長,也包括合理分配。沒有持續增長,分配就缺乏物質基礎;沒有合理分配,增長也會缺乏持久動力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解決收入分配問題,首先是解決社會財富分享問題,但其意義並不局限於分配領域。我們應深刻把握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基本方位、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戰略地位、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科學定位,在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積極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斷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深刻把握收入分配問題的成因

  收入分配問題是社會經濟關係及其變動在財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應從社會經濟發展和改革的長過程和大格局中來研究和把握。中國目前的收入分配問題突出表現為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從發展和改革的角度看,其成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市場競爭帶來收入分配問題。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確立,市場機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人們所擁有的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存在差異,把握機會、利用資源的能力有所不同,必然會出現收入差距擴大。除了這種正常的市場競爭,生產要素在市場中的地位不平等也會帶來收入分配問題。比如,資本因其稀缺而處於強勢地位,勞動力因其豐富而處於弱勢地位,如果缺乏法規制度的調整和制約,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就會出現企業利潤侵蝕勞動工資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