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和田事件”:初顯治疆“剛柔並濟”

http://www.CRNTT.com   2011-07-24 09:03:32  


7月18日12時許,18名暴徒衝入新疆和田納爾巴格派出所,手持武器炸藥等,對派出所進行攻擊,造成兩名群衆死亡,劫持六名人質,并在派出所樓頂懸掛極端宗教旗幟,縱火焚燒派出所。圖為被襲擊過後的納爾巴格派出所。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訊/7月18日,新疆和田市發生暴徒襲擊派出所、劫殺人質的惡性事件,至少造成包括兩名人質在內的四人死亡,14名行凶暴徒被擊斃。這一發生在“中國西部敏感地區”的暴力事件迅速激起西方媒體的興趣,給予像兩年前烏魯木齊“7.5事件”一般的密集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陳子帛的文章《“和田事件”:初顯治疆“剛柔並濟”》:

  海外媒體對此事件的報道長篇累牘,由於既定的政治視角和立場,出現各種“污名化”的揣測報道,甚至出現各種主觀預測思維指導之下的杜撰。新疆路途遙遠,來回數千公里,即使是在烏魯木齊,要在第一時間趕赴南疆和田,也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於是,就近從海外“東突”組織和各種異議勢力獲取無法證實的消息加以擴散,也都在可以想象的範疇。

  新疆當局以及內地媒體報道“和田事件”的速度比外界想象的要及時得多,也詳細得多,是外界了解此事最主要的信息源。但由於多半受限於新聞報道紀律的規限,各主要傳媒採用的多半是新華社通稿,過於整體一律的報道角度和內容,儘管是事件主要信息源,但基於各種可以想象的原因和理由,海外媒體和受眾不免對報道內容的公信力產生諸多下意識的“情緒抵觸”,而各大主要媒體似乎更願意採取所謂“平衡報道”原則,在引用官方渠道信息報道此類事件同時,多半會引述海外“東突”組織和其他各種異己政治勢力,甚至於更多依賴西方主要通訊社的消息渠道,以顯示自己的客觀立場和態度。這一類“平衡報道”,很自然地給北京政府不樂見的敵對異己勢力提供了信息傳遞的便利,也因此給海外觀察和評論“和田事件”,以及去年的“7.5事件”,提供了單向的信息源。如此這般的“第三者觀察和評論,能不能客觀反映真實,能不能把握事件的準確度,能不能真實反映“7.5事件”以來的各種現實情況和變化,則另當別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