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1年影響全球法治十大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12-01-25 10:39:58  


 
  NO.4卡恩:致命風流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2011年5月14日在美國紐約被逮捕,因涉嫌對紐約時代廣場索菲特酒店女傭進行“性侵犯”。

  2011年8月23日,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邁克爾.奧布斯宣布,撤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主席卡恩性侵案的全部指控,結束了這場舉世矚目的長達3個月的法律訴訟。

  至此,這場充滿了性交易、謊言、陰謀的“卡恩案”終於宣告結束,整個案件過程仿佛是一出錯綜複雜、峰回路轉、高潮迭起的懸疑大片。卡恩被拘時,正值法國舉辦第64屆戛納電影節,法國影評界不由感嘆,“卡恩案”具備了“人性、權力、女人、性、金錢”諸多元素,遠比電影更精彩。

  2011年7月1日,卡恩在紐約曼哈頓的法院過堂後,自簽保證書,被無保釋放。此前,他交付的100萬美元保釋金和500萬美元抵押保證金也被如數歸還,包括配槍警衛、腳踝追蹤器等苛刻的保釋條件都被取消。

  “卡恩案”峰回路轉,原因在於公訴方發現,原告32歲來自幾內亞的酒店女服務員可信度受到質疑,存在屢次說謊的問題,還可能與毒品和洗錢者有牽扯。

  2011年6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美國宣布,法國前財長拉加德出任該組織新主席,備受關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寶座之爭宣告結束。兩天之後,美國釋放卡恩。

  有充足的證據顯示,美國檢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已知酒店女傭證詞缺乏足夠可信度的情況下,仍選擇一直拖延公布真相。是巧合,還是有意避開主席選舉的“遴選期”?

  三月一夢,夢醒後的卡恩失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職位,失去了提名競選法國總統的支持率。其實可以說,當“卡恩案”剛剛拉開帷幕時,一切就已塵埃落定。

  NO.5默多克集團 陷入竊聽風暴

  2011年7月,《世界新聞報》傳出震蕩社會的竊聽醜聞。7月11日英國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將他旗下的這份英國最暢銷小報停刊。調查顯示,該報竊聽行徑不但涉及英國王室、名流,而且包括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伊戰陣亡士兵家屬等,被竊聽無辜民眾可能多達4000人。

  《世界新聞報》的竊聽史始於2005年對英國王室成員語音郵件的竊聽,當時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和英國政府都試圖掩飾這一醜聞。然而一系列對該報的訴訟和對相關人員的逮捕曝光之後,《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已經無法掩蓋了,從2005年開始,因被竊聽而對《世界新聞報》提出法律訴訟的已超過20人。此次醜聞發生之前,《世界新聞報》就曾因竊聽他人手機而受到過懲罰,2007年,英國法院將該報涉嫌竊聽手機的首席編輯和一名私人調查員判處四個月和六個月的監禁。

  面對《世界新聞報》竊聽眾多名人、政治家、軍人,甚至倫敦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的電話而引起的公憤,以及要求對此事件進行獨立調查的呼聲,英國首相卡梅倫於2011年7月8日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即將關張的《世界新聞報》的一系列竊聽醜聞進行調查。蹊蹺的是2011年7月18日醜聞事件的揭發者肖恩?霍爾在家中死亡。

  為何向來捍衛新聞自由的英美政界人士,這次竟然會對新聞集團竊聽事件做出如此強烈的反應?原因在於,默多克擁有的英國大小報紙,在過去幾年裡為了搶奪獨家新聞,不惜以種種非法手段獲取信息。這些行徑不僅抵觸了法律,違背了新聞倫理,衝破了社會公認的道德底線,還侵犯了西方人最為重視的隱私權。

  《世界新聞報》的竊聽事件不僅引發了默多克傳媒帝國的乃至英國政界大地震,它的深遠影響更在於它觸動了人們對“媒體良心何在”的拷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