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立平:走出轉型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02-29 09:29:50  


 
  問題是如何將這種潛在的動力變成現實的動力。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是走出轉型陷阱最現實的動力。現在的許多問題,其實就是卡在政治體制改革上,這已經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可以將解決暗箱操作、促進權力公開運作、形成制約權力的機制,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權力運作中的暗箱操作,可以說是我們現在政治行政體制中的“癌症”。暗箱操作不僅削弱中央政府的權威,削弱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性,而且嚴重損害民眾利益。事實上,暗箱操作已經成為滲透於社會生活諸多領域的一種現象。這是形成轉型陷阱,並且使得走出轉型陷阱的種種努力都不能見效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來,我們在解決暗箱操作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推進。中央政府在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問題是如何形成一種制度化的機制,從權力的公開運作開始,使權力成為一種能夠受到制約的力量。實際上,不受制約的權力已經在不斷給這個體制惹麻煩,只有使權力受到制約,社會才會有真正的長治久安。

  第三,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的頂層設計。要走出目前的僵局,要解決既得利益集團對改革的扭曲,需要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上,加強改革和轉型的頂層設計。現在的問題是,頂層設計不是沒有條件的。尤其是在既得利益集團已經具有了很大的影響力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保障頂層設計不至於變為既得利益集團設計,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頂層設計的前提是政府的自主性,問題是如何保障政府的自主性。

  這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是,第一,保證民眾對改革的參與;二是防止社會的蘇丹化。實際上,近些年來改革之所以會走樣變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民眾對改革的參與。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由於改革是由理想主義的激情來支撐的,因此,缺少民眾參與的弊端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但在理想主義的激情消退之後,利益成為主導改革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缺少民眾參與的改革很容易演變為大規模的分贓過程。90年代的國企改革就是明顯的例子。因此,造就民眾對於改革的參與機制是至關重要的。

  置於防止社會的蘇丹化,是學者蕭功秦在前幾年就提出的警告。所謂政府的“蘇丹化”,是美國政治學家林茲提出的一個概念,這種政治模式非常類似於古代“蘇丹王”的統治,常被用來表證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時有出現的政治失控狀態。按照學者蕭功秦的歸納,地方政府“蘇丹化”之後,往往具有這樣幾個特征:首先,是權力範圍的私產化。掌權者把自己的治理區域視為私產或封建領地。其次,是權力行使的無規則性。權力者使用其權力是任意的,其個人的意志就是法律。第三,是私人關係的網絡統治,權力者任用官員並不是根據正常的程序規則或標準,而是任用私人朋黨、親族紐帶、甚至是黑社會式的團夥,在權力者與其任用的官員之間形成了以私人效忠為基礎的關係網統治。

  其實,轉型陷阱本身就具有某種蘇丹化的特征。近些年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並不是一種整體性的鐵板一塊的格局,而是一種建立在默契和妥協基礎上的蜂窩狀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各有各的邊界,一般情況下不侵犯對方邊界,是一種基本的默契。地方性權力、部門性權力已經成為既無上面約束,又無下面監督,同時還缺少左右制衡的力量,這意味著國家權力的碎片化;官員不能負責任地進行工作,為保官升官不惜犧牲體制利益。因此,要有真正的頂層設計,需要有一個能夠有效貫徹頂層設計的行政系統。

  第四,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凝聚改革共識。如前所述,改革陷入困境,不僅僅是由於既得利益集團對改革的阻力,更重要的是由於在轉型陷阱中既得利益集團敗壞了改革的名聲,使得改革在民眾中失去了基礎。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凝聚改革共識是很困難的。即使是頂層設計的改革,如果沒有真正的社會基礎也是很難推進和實施的。能夠重新凝聚改革共識的,就是將推進公平正義作為改革的基本價值,作為改革的基本目標。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中國最需要的是一種勇氣,一種能夠正視既得利益格局,衝破既得利益格局,打破轉型陷阱的邏輯,走出目前僵局與困境的勇氣。智慧是重要的,但在今天的中國,勇氣和魄力顯然要比智慧更為重要。

  (本文選自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發展研究課題組、清華大學凱風研究院社會進步研究所第三份“社會進步研究報告”《中等收入陷阱還是轉型陷阱?》,報告由孫立平教授(清華大學)撰寫,課題組成員郭於華教授(清華大學)、沈原教授(清華大學)、晉軍博士(清華大學)、畢向陽博士(中國政法大學)、程秀英博士(清華大學)參與了討論和修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