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康乃馨祝福”驅趕“殘忍的叫好”

http://www.CRNTT.com   2012-03-30 11:51:44  


 
  但這些年來,討論技術性的防範仍然熱烈而持久。比如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雖然遭遇巨大困難,卻一直深受期待。只不過,面對成因複雜的醫患矛盾,“口舌”之力太過弱小。

  必須看到,除了技術上、道德上的原因外,“市場化”是醫患矛盾的源頭,在醫院被推向市場而政府投入又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醫院只能向錢看,績效壓力也分擔到每一個醫生的頭上,最終讓患者受害。昨天新浪微博上,“核戰美女-慧”提供了這樣一個材料:收治肺心病病人,用的藥呱拉西林舒巴坦、多索茶碱總費用1萬多點,但“醫保卻通知,夠不上使用以上藥物標準,扣罰主管醫師3萬元。”有關材料需要加以核實,不過,這種“給人看病還帶賠錢”的指責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醫生只能“為錢看病”的深度悲哀。

  醫生和患者都在實質上成為不合理的醫療制度的受害者。在警惕“叫好”聲的同時,也要看到血案和“叫好心理”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可以說,但凡“叫好”者,多數並不是對具體的醫生職業有著深仇大恨。如果說他們有恨,那也是衝著看病貴、看病難,衝著醫療領域種種怪現狀,如“有病沒錢莫進來”的冷漠,只是他們錯誤地將“醫生”當成了情緒發洩的對象。

  這種情緒的化解,在當下成為醫療領域的首要任務。化解情緒,不是靠築起籬笆,不是靠武裝到牙齒,也不是靠警察的保護,而是從制度變革上取得實際的成果,稀釋老百姓看病的焦慮感。

  越是急切地希望以簡捷的方式化解醫患矛盾,越是要寄望於醫改加速,盡快走出深水區,使得民眾的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取得長足進步。當醫改到位,當醫院回歸公益本色,當“看不起病”這一最大的民生負重得以減輕,百姓的埋怨自然也會大為緩解,這才是化解醫患糾紛的根本之道。

  此外,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糾紛,要靠法治。舉例而言,由於處理程序和法律適用較複雜,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各方在審判中認識分歧嚴重,法官審理也面臨困難。故而江蘇衛生法學會副會長胡曉翔前不久在本報建言,在針對基本法理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抓緊衛生領域法律法規的廢、改、立。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對行凶的叫好聲折射當前的畸形醫患生態,我們不能視而不見。但著眼叫好聲背後的社會情緒,才能找准“滅火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