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曹林:瓦解舉國體制,從打破舉國關注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2-08-01 11:07:45  


 
  很多人都說,奧運不該成為新聞的全部,有太多遠比奧運重要的公共事務更需要記者去關注和報道。比如,預算法的修改、北京暴雨的反思,還有南通啟東發生的事件。

  更重要的是,奧運在中國人的視野中正經歷一場去政治化、去光環化的過程。很多年前,作為一個弱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我們急於通過奧運金牌和名次來滋養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奧運會被當作一次提振國民信心、凝聚國民精神的機會,當時我們並沒有多少“讓世界矚目”的機會,奧運難免被寄予遠遠超出體育層面的宏大意義。於是,奧運冠軍被神化,奧運金牌被政績化,中國體育的發展一切以奧運為中心。

  這種氛圍下,關注奧運的大多不過是在體育運動中尋求某種集體認同。這種偽體育迷的熱情,在北京奧運時達到頂點,而北京奧運也成為一個拐點,此後國人對奧運的熱情驟減。當中國人主辦了一次“無與倫比”的奧運,登上金牌榜首位、見過大世面後,奧運與金牌便被迅速祛魅了。中國的執政者和民眾深深地明白,一個大國的崛起,是無法靠這些金屬來贏得世界認同和尊重的,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強國,需要有遠比金牌數更深層次的價值追求,並向外輸出價值觀。國民的幸福感,是一個國家最好的名片,國民生活中燦爛的笑容,遠比中國選手領獎台上的笑容,更能表征一個國家的榮耀。所以,作為體育愛好者關注自己喜好的體育運動外,我們更關注那些影響著我們幸福感的公共事務。

  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一直深受輿論詬病,但在過去,它有著某種正當性與合理性,它契合著那種發展情境和集體心理。這種舉國體制在贏金牌上確實很有效率,也滋養了國民一度渴求的國族榮耀感。但時至今日,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需要大變革了。而瓦解這種舉國體制,就應該從打破奧運的“舉國關注”開始。當奧運僅僅只是體育新聞,體育回歸了體育本身,人們不再需要“金牌證明”的時候,沒有了“舉國關注”的輿論支撐和心理依賴,舉國體制就失去了“舉國”的理由。

  本報一位旅居美國的退休記者近日表達了自己的郁悶,他在那裡找不到跟自己一樣關注奧運的知音:沒有人和他分享觀賽的快樂,當地的美國人基本不談論與奧運相關的話題,收看奧運新聞和比賽實況的少之又少;美國真正的體育迷,會關注橄欖球、棒球、籃球、網球、冰球、田徑、游泳等單項世錦賽、大獎賽,有時甚至把電視機搬到院子裡的草坪上,三五好友邊吃烤肉邊喝啤酒邊看轉播。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倫敦奧運會開幕四天了,他散步經過小區鄰居家時,有時會下意識地朝窗裡看一眼,電視機開著,播放的卻不是奧運賽況,也不是奧運新聞。

  其實,旅居美國有日的這位前輩不知道,在對待奧運會上,中國人也漸漸向美國人靠攏了。這位前輩將來歸國後也許會發現,國內一道關注奧運的知音也少得多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