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馬島戰爭對釣魚島問題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0:57:44  


 
英阿兩國再次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并不大

  盡管此次英阿雙方從相互抗議,逐漸發展到堵路增兵,看似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兩國再次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和平解決領土爭端,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實際上,爭端雙方都明白,依靠戰爭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馬島戰爭本身就是最好的明證。而且,戰後阿根廷政府檢討自己,當初開戰的決策不但倉促,其中誤判的成分也很大。避免戰爭,是阿根廷從馬島戰爭中吸取的最大教訓。

  因此,從這一輪爭端開始之初,阿總統克裡斯蒂娜和多名政府高官就反複表態,希望通過外交努力來解決馬島爭端,而不是訴諸武力。

  英國對避免戰爭的態度也是一致的,正如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社論所說,“不要對當年的馬島戰爭迷戀不已,那是一場導致數百名士兵戰場喪生的血腥衝突。”當前雙方的強硬態度和一些舉措,多屬於表態,而不是備戰。

  其次,從軍事角度上看,短期內也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條件。雙方實力都已大不如前。今天的阿軍根本無法與當年軍政府時代的阿軍相比。1982年的阿根廷海軍為3.6萬人,現在已縮減到不足兩萬人。當時阿根廷還有航空母艦和巡洋艦,現在主力戰艦只有11艘驅逐艦和護衛艦。而馬島戰爭中曾經輝煌一時的阿空軍,其主力戰機只剩下上個世紀50年代的老舊飛機,要以這樣的實力奪取500公裡之外的馬島實在是勉為其難。

  戰後,英國在馬島的駐軍已經加強,現在島上有英軍1200人,常駐有驅逐艦、巡邏艦和補給船,時刻保持警惕,阿根廷連當年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機會也沒有。

  而英國在追隨美國人打了伊拉克戰爭之後,目前還在阿富汗難以脫身,再拉開一條戰綫也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馬島兵力主要用於威懾和預防戰爭。

  第三,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雙方都無挑起軍事衝突、引發戰爭的必要。阿根廷方面,經過多年外交努力,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阿根廷政府在馬島問題上的立場作為拉美國家反殖民主義的象征,得到了南美洲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以及美洲國家組織等國際多邊組織的廣泛支持,要求英國盡快和阿根廷就馬島問題進行談判。美國在2010年此輪爭端之初就主動向英國表示“美國已經准備好了在此問題上發揮作用”的態度,雖遭英國拒絕,也充分體現了阿方卓有成效的外交攻勢。

  英國目前在已經取得既得利益的情況下,把握著較大的主動權,更無必要激化矛盾,改變對其有利的現狀。因此,才會有今年1月26日阿根廷任命女外交官出任職位空了3年的駐英國大使,以及英國高官時不時主動出來滅火說軟話等看似矛盾,實則合理合情的行為。

  綜合各方面因素,馬島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極小,當前雙方的強硬舉措,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尤其是在軍事方面,也是威懾意義大於實戰意義。馬島戰爭的陰雲其實更多的是籠罩在各種媒體的報道中,而種種看似誇張的臆測和假想也不失為一種對當事雙方應冷靜處理爭端的提醒。

  同時,有一個關鍵的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馬島人民自己的意願。此次爭端之初,英國《衛報》就曾報道,“馬島3000居民都對自己是英國人感到十分驕傲”。英國提出重開馬島談判的前提就是馬島居民自己提出相應的要求。而2011年6月14日,阿根廷總統則親自向第一位申領阿根廷身份證的馬島居民發放身份證,以此表示對馬島民意的爭取。因此,馬島問題的解決,不僅僅要靠利益、實力,還要靠耐心、誠心和民心。

  在馬島戰爭30周年之際,面對沉重的歷史,當英國和阿根廷都在緬懷為國犧牲的將士時,雙方實際上都明白,只有坐下來好好談才是從根本上解決馬島問題的唯一出路。(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