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權力交接班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10-23 09:19:23  


 
中國須要建立政治退出制度

  第二,如何避免權力交接班演變成為了權力而權力。權力交接班關乎權力,但必須意識到,權力只是工具和手段,而非目的和價值。權力交接班並非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國家、社會和政黨的整體利益。在這方面,權力交接班的重點應當是政策的延續性和創新,而非個人權力的延續性。不過,中國的權力交接班的重點趨勢滑向於權力而非政策,也就是說,太過於張顯個人權力的延續性。這方面,中國仍然有很多的制度空間需要改進,最主要的是如何在退休制度的基礎之上建立政治退出制度。

  1980年代,中國建立“中央顧問委員會”。這個機構扮演了非常複雜的角色,在起到了一些穩定政治的作用的同時有效地阻礙了新一代領導人的制度和政策創新。正因為這樣,鄧小平在其退休的時候,就廢除了這個機構。但是,近年來,儘管沒有這個機構,退休領導人對現實政治的影響趨向於增加。中國對未來領導團隊實現選拔制度,但參與選拔過程的不僅僅是現任領導人,而且還包括退休領導人,並且後者還扮演了很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作用。退休領導人因為他們的工作經驗,對選拔表述他們的參考意見,這很容易理解。但如果退休領導人成為政治選拔制度的一部分,那麼從長遠看,後果會非常嚴重。人們應當想想為什麼鄧小平要廢除中央顧問委員會制度?退休領導人不應當過分干預現任領導人對未來領導人的選拔。也就是說,中國要建立政治退出制度,避免退休領導人對政治過程的過度干預。

  第三,如何保證黨內民主能夠選拔出真正的優秀人才。隨著強人政治的過去,黨內民主成為必然。在黨內民主下,各方面利益的妥協成為必要。但是,也應當看到,黨內民主尤其是小圈子的民主的兩個缺陷,一是很容易演變成為權力在各個利益之間的“公平”分配,二是“庸人政治”。這兩方面是相關的。利益的妥協表明各方都要照顧自己的利益,而對自己利益的照顧意味著這種利益不會受到他方的挑戰。這樣,各方都會選擇一些“和事佬”和“中庸者”,就是誰都可以接受、什麼利益都不會受到大的威脅、而且能夠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的人。這樣,本來意義上的選拔制度,也就是“賢人政治”就沒有了空間。選拔制度就是要選拔真正的精英來執政。如果黨內民主演變成事實上的精英淘汰,那麼結局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政黨內部的部門利益得到了張顯,而政黨的整體被忽視。任何政黨要長期執政必須既有守成,也有創新。不過,歷史表明,守成容易,創新難。因此,如何保證黨內民主產生能夠改革創新的領導人是中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第四,與第三點相關的就是如何造就黨內的行動派。政黨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是行動取向的。但現在中國的執政傾向性是“無為而治”。黨內沒有堅定的行動派,而有太多的不行動派,反對行動派(否決派)。人們只知道“不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但不知道“應當做什麼”和“如何做”。自己不作為,也不讓他人作為,這種現象已經存在很久了,也是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執政黨的行動,而另一方面執政黨越來越表現為“無為派”。鄧小平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意識到執政黨不作為的害處,因此他在“南方講話”中曾經強調過,“不改革,就下台”。中國具有13億人口,無論是政治局常委還是政治局,甚至是中央委員會,這些都是極稀缺的戰略位置,這些位置的設置既不是用來自己不作為,也不是用來反對他人的作為,而是用來自己的行動和作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