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細考量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1:10:38  


資料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盧鋒教授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2013年第1期《新世紀》周刊登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的評論文章“宏觀調控細考量”指出,中國過去十年非同尋常,經濟成長有很多新現象值得反思,宏觀運行有很多新矛盾值得探討,政策實踐有很多新經驗值得總結。詳文如下:

  2012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峰會”發表主題演講,對過去十年中國貨幣政策實踐從十個方面進行梳理。據悉,周小川此演講本為 “2012年雅克布森基金講座”準備,由於未能按計劃赴日本演講,改在國內用中文發表。

  周小川擔任過不同部級領導職務,但他更可能作為中央銀行家被歷史記錄。這次演講被看作是他十年主政央行貨幣政策遺產的一次小結,注定會成為研究新世紀初年中國貨幣政策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央行行長是比較專業化和技術化的高官職位,周小川願用自己語言描述貨幣政策設計實施原委,娓娓道來又亮點頻頻,其實是中國轉型背景下央行專業化水準提升的一個標誌。如果說朱熔基當年兼任央行行長以淩厲手段嚴治通脹垂範,那麼周小川在提升央行高官專業化水準方面成績顯著。

  周小川重視歷史反思的意願取向,也為當下需要。十八大以後出現全國上下熱議改革的可喜局面。溫故而知新:開創未來改革發展新局面的積極作用,需要系統總結借鑒歷史經驗和規律。細察十年經濟運行軌跡,總結宏調經驗教訓,對未來改革探索具有“史鑒”意義。

  過去十年非同尋常,經濟成長有很多新現象值得反思,宏觀運行有很多新矛盾值得探討,政策實踐有很多新經驗值得總結。例如,周小川演講四次提到新世紀初年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此“雙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中國實踐相聯繫的特征現象和新鮮經驗。

  傳統發展經濟學“雙缺口模型”認為,發展中國家面臨儲蓄與貿易缺口,國際收支標準形態應是經常項逆差與資本項順差匹配。然而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逐步出現雙順差現象,進入新世紀後雙順差規模更擴大到大國範圍絕無僅有地步。其規律含義值得探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