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夏斌:經濟改革的邏輯與行動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11:17:22  


 
  上述各方面無不涉及經濟問題和體制改革,但僅從經濟角度出發,如何梳理其因果邏輯?如何釐清中國經濟不可持續發展中各個問題的脈絡,找到“抓手”或“突破口”?這是決定中國未來改革成敗的大前提。

  根據魏傑等人的研究,目前經常議論的各種經濟問題,可以用以下四種重大的結構分析方法進行歸並。從發展方式轉變中的結構調整這一“主攻方向”入手,可以發現,現實經濟暴露的各種問題,有的是重大結構扭曲的衍生結果,有的是重大結構扭曲的成因。

  一是按國民生產總值的支出法分析,最近十年來投資、消費、淨出口比例嚴重失衡;二是按國民生產總值的生產法分析,近十年來中國產業結構發展不協調;三是按國民生產總值的收入法分析,近十年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嚴重失調;四是從國際收支法看,近十年來中國總儲蓄大於國內投資。

  從以上四個角度,國民經濟中的各種結構矛盾與問題,都被包含其中並可得到解釋。今後的改革從何著手、如何推進,首先需要對這四種扭曲結構之間的關係有正確認識,弄清它們的關係,才能在統盤謀劃改革時做到“心中有大局”,才能尋找到改革的“抓手”。

  從支出法分析,近年來居民消費率逐步下降最直接的原因,首先是上述國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急劇下降;其次是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增強,相當部分人擔心社會保障不穩定,有點積餘不敢消費。據美國學者尼古拉斯.拉迪估計,兩因素的權重分別占75%和25%,要扭轉此局面,涉及收入分配改革與社會保障體系改革。

  為什麼近年來居民收入未隨著GDP增長而增長,且趕不上政府、企業收入增速?

  在農村,在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本應歸屬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絕大部分被政府與企業所獲。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慢,一是薪酬收入偏低;二是財產收入下降。股市下跌,儲蓄是負利率;三是過去幾年快速發展的傳統製造業,資本有機構成高,國企壟斷問題嚴重,分紅制度又不健全,且資源稅等要素價格便宜,促使了第二產業的不斷擴大。而能促進就業、以普遍提高勞動者薪酬水平為特征的勞動密集型經濟、服務經濟的發展,在各種行政管制及扭曲制度下受到明顯的抑制。生產要素配置中的資本與勞動力明顯的強弱地位,直接決定了要素分配中利潤與工資的明顯差距。

  要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慢的局面,問題直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國企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重要的產業結構調整等。

  為什麼產業結構會扭曲?從第二產業與服務業關係看,一是稅收問題,部分省市進行的“營改增”稅收改革試點,有利於緩解這個問題。

  二是又回到收入法分析,是政府收入增長過快所致。過去幾年,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增加,並以此為杠杆,高倍撬動了金融資源,放大了資本投入,所以加快了第二產業的投資。特別是壟斷性央企分紅比例極少,以大量積累利潤和巨額資本撬動巨額信貸資金,並實施多元化經營,以不斷推動高投資水平,造成了產業結構的重大扭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