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宋教仁之問

http://www.CRNTT.com   2013-03-24 10:18:41  


(挽聯為孫中山所題)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訊/一代梟雄袁世凱評點當時國民黨中人物,“黃克強忠厚篤實、汪精衛文采奕奕,李烈鈞英氣勃勃,只有宋教仁心細才長,是民國最有希望的人物。”歷史最大的不幸是,這個“民國最有希望的人物”被暗殺了,民國的希望瞬間就被掐滅了……歷史學者傅國湧近日撰文《宋教仁之問—— 紀念宋教仁被刺一百周年》:

  宋教仁的故鄉與傳說中桃花源相去不遠,可惜我去的時候不是桃花開的季節,沒有看到桃花源最美的一面,美麗的沅江也早已失去百年前的澄碧和純淨,桃源縣城,宋教仁求學的漳江書院已渺不可尋,只有沅江岸邊少年宋教仁曾經和同學們一起指點江山的漳江閣還在,據說也是後來重建的。汽車在彎彎曲曲的山間土路上顛簸進入宋教仁生活過十七年的村莊,新修的“宋教仁故居”,空空蕩蕩的庭院飛滿了蜻蜓,屋後的茂林修竹,屋前的田野樹木,依稀可以尋見一些舊時的形跡。遇見幾個零星的宋氏後人,在他們的面容中看不見宋教仁的影子,中間相隔的不僅是百年的距離,而是天翻地覆之後文化根脈的斷裂,鄉村整體的衰敗。我站在他的屋前,看著那片山間田野,視線有限,看不見山外的世界,百年前,宋教仁可以從那樣一個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走出來,成為扭轉歷史從帝國到民國的重要推手,站在了那個時代的制高點上,引人愛,也引人妒,最後以身殉國,他追求的理想百年後仍遙遙無期,他的政見至今還是超前的。

  他生於1882年,歿於1913年,那年3月20日晚上,在上海閘北火車站,他被一顆小小的子彈擊中,不治身亡。一個八零後青年,卻成了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不僅將一個革命黨成功地轉型為一個普通政黨,而且要將古老的中國帶進全新的政治文明當中,在廣土眾民的中國推行議會民主制,這是多大的事業,責任竟落在年紀輕輕的他肩上。他的演說曾風靡了一個時代,激動過當時的許多老老少少。他目光平靜,思慮清楚,表達準確,理性,平和,條分縷析,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超強的行動力。1913年3月18日,他在國民黨交通部公宴會上演講時說:“吾黨昔為革命團體,今為政黨,均同一為政治的生活。就先後事實上說,革命黨與政黨,本非同物;然就性質上說,革黨與政黨,其利國福民,改良政治之目的,則無不同。故本黨今昔所持之態度與手段,本不相合;然犧牲的進取的精神,則始終一貫,不能更易也。就吾黨與民國政治之關係而言,不過昔日在海外呼號,今日能在國內活動,昔日專用激烈手段謀破壞,今日則用平和手段謀建設。今者吾黨對於民國,欲排除原有之惡習慣,吸引文明之新空氣,求達真正共和之目的,仍非奮健全之精神一致進行不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