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加坡神話破滅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4-19 10:09:55  


 
國家發展目標

  如BBC報道所說,“新加坡人生氣了”。他們更勇於挑戰國家“GDP增長至上”的發展目標,要求政府重視資源再分配與生活質素的呼聲更響亮。

  2011年國會大選中面書人氣曾一時蓋過李光耀的國民團結黨新星佘雪玲(Nicole Seah),撰文說:

  ……與很多其他新加坡人一樣,我反對這個白皮書。……將來的新加坡,應該擁有一個和諧社會,而不是生活條件緊張擁擠的社會。

  ……我們不要過去幾年裡政府強迫民眾接受的“新加坡公司”(Singapore Inc.)——那樣的新加坡面臨著成為一個短暫停留的國家的危險,各處的人來到這裡,賺了錢就離開。

  ……我們不要一個變成了富人游樂場的新加坡。在這樣的新加坡,中產階級越來越無法出頭,因為他們既沒有社會影響力,也沒有足夠的議會代表來表達他們的擔憂。

  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建議,國家表現不應再以GDP增長作為主要參考指標,應改用“實質發展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這項指標不只考量GDP增長,增長背後所付出的代價,例如犯罪率、環境污染、家庭糾紛、國民心理健康等,亦會被計算在內。

  人民行動黨議員殷吉星在國會發言時指,白皮書的規劃,進一步離棄前總理吳作棟“讓大部份民眾享有瑞士生活質素”的承諾。政府現在的工作重點,應是照顧本地人需要、擴大本地人口,而不是繼續輸入外地人。

  事實上,過往政府曾屢次更改人口目標。91年,吳作棟任內發表的國家發展藍圖,目標人口定在四百萬,認為這個發展水平,能讓國民舒適生活。07年,官員改稱國家能應付650萬人口。但在08年,李光耀公開表示,他不認同國家需要 650萬人,因為會過於擠擁,認為500-550萬人口才是理想目標。社會爭論中,這都被民眾舊事重提。

國家身份認同問題

  民眾普遍憂慮本地人會逐漸淪為國家少數。政府為安撫國人,保證“新加坡核心”(Singaporean Core) 會維持多數,白皮書也肯定“核心公民”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本地人地位、何謂“新加坡人”遂成為其中一個核心議題。

  有論者質疑政府誠意,因為白皮書沒有為“核心公民”下一個清晰定義。工人黨主席林瑞蓮(Sylvia Lim)更指,若然仔細看白皮書的預測數據,2030年仍占人口55%的所謂“核心公民”,其實包括來自外地的新公民,意味土生土長的人口將不過半,因此在國會上問:如果這樣,新加坡社會已建立起來的文化風俗、集體回憶將如何承傳下去?國家的凝聚力又從何談起?

  同樣反對白皮書的國會議員許優美(Janice Koh),亦指外來人口已令新加坡社會分成三塊:住在工人宿舍的廉價外勞,各區平民與居住中心地區的外地有錢人。繼續大量輸入外地人,在各個群體中確立共同價值觀與國家身份認同將會更難。

  事實上,外地人能否融入當地已成疑問。雖然集會主辦者吳家和(Gilbert Koh)因稱中國新移民是本地人的“頭號公敵”,被批評為“排外”、“本質主義”者,但近年本地人與中國人確實磨擦不斷,新加坡友人私下說,不滿政府讓新加坡變成“小中國”的大有人在。據紐約時報引述,經濟觀察報(Economic Observer)有文章寫道,新加坡稱富有移民為“有錢的中國蝗蟲”,憎惡之情表露無遺。現在連新加坡公民之間,也有“已服兵役”與“未服兵役”公民之分。

  但本地人對外地人的好惡,不是民眾強調“本土”的根本成因,它只是讓本土論述發酵得更快。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過去積極強化民眾的國家意識,保育本土風俗歷史、以此為國家身份基礎的社會訴求,才因此得以成為人口辯論的核心議題。所以即使政府屢屢呼籲國人包容外地人、甚至批評他們“排外”,也無法否定“本土”、不講Singaporean Core。

  過往國家發展過度強調“實用主義”(Pragmatism)、經濟實利誘因,引致民眾國家意識與歸屬感薄弱,一直令政府感到頭痛。李光耀兩年前曾說,新加坡還未算是真正國家,《海峽時報》隨即進行調查,發現只有三成人“願意為保護同胞而死”。2007年有調查訪問800個接受過國民教育、15-20歲的青少年,結果近四成受訪者說他們不愛國,過半表示一旦有機會,他們會移民。政府因此不斷推出各種運動,如去年九月鼓勵全民參與寫國史、旨在鞏固社會集體回憶的“新加坡記憶工程”(Singapore Memory Project),打造國家意識。民眾表現出的本土意識,多少反映潛移默化之下,國家意識運動漸見成效。芳林公園集會當天,就有群眾集體唱國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