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歷史反思:大多數紅衛兵為何不道歉

http://www.CRNTT.com   2013-06-22 10:42:11  


毛澤東、周恩來等接見紅衛兵。周恩來支持西糾,江青則多次批評西糾,可見紅衛兵問題上的高層分歧。
 
  1966年8月份,北京仍是保守派的天下,造反派不成氣候。“她”所透露的“學校文革領導小組”、“被選進領導小組”、“我們的感覺就是自己將來是社會的支柱;我們出身好,什麼事都衝在前面”、“當時認為黑幫就是敵人”、“我們還是糾察隊”,這些要素,都是以高幹子弟為骨幹成員的保守派的顯著標誌。毆打老舍並直接導致其投湖自殺的紅衛兵,究竟是保守派,還是造反派,許多當事人還健在,想來應該不難弄明白。那種籠統以“造反派”指代所有紅衛兵,將所有紅衛兵的行為都掛在“造反派”名下的做法,對促進紅衛兵的集體反思,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追究具體責任的同時,也需要把紅衛兵放到更廣闊的時代背景下考量責任不具體,反思固然無從談起;但若不考慮時代背景,所謂總結歷史教訓,也只是空話。紅衛兵產生的最大、最重要的時代背景,是文革前的學校教育。這一代青年學生,成長於新中國的懷抱,從小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和英雄人物的感召,其所受教育,實際上是一種革命理想主義教育。一方面,他們大多數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另一方面,他們的理想主義又帶有濃厚的空想色彩——誠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當時學校政治教育的特點,一是開展階級鬥爭、反修防變的教育,強烈地灌輸階級仇恨,培養大敵當前、勇於鬥爭的精神,‘對敵人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的‘階級感情’和政治立場。二是將突出政治、提高革命覺悟的教育變為培養對毛澤東的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三是在組織措施上,將培養接班人與貫徹‘階級路線’緊密相連,越來越強調家庭出身,‘血統論’甚囂塵上。”這三個特點,本質上都是在追求一種簡單劃一、純而又純的道德境界和社會模式。這種追求,無疑是一種空想。

  這樣一種教育,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塑造了一代青年人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情操,這種情操同時又與景仰革命和造反,崇尚鬥爭哲學,狂熱崇拜領袖等性格、心理特征結合在一起;二是建築在人道、人性基礎上的傳統道德觀,被建築在“階級鬥爭”基礎上的新道德觀所取代,當時存在於中小學生當中最典型的一個道德困境就是:在公共汽車上為一位老人讓座時,安知他是不是階級敵人?紅衛兵運動,使前者的理想主義與後者的新道德觀得以充分結合到一起後,終於產生了難以估量的破壞性。缺乏現代公民教育,未能培養出有獨立人格的現代公民,是紅衛兵運動留給後世的一個重要教訓。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背景是:紅衛兵運動從一開始,就承載著高層特殊的政治使命,無論是保守派,還是造反派,他們的興與衰,都是高層操縱的結果。譬如:造反派擊敗保守派,在文革中崛起,固然是因為得到了中央文革的支持,但他們在1968年被迫退出歷史舞台,也是中央文革的旨意,造反派“五大領袖”早在文革期間就進了牢房。只有把這些歷史背景的來龍去脈廓清,紅衛兵“提線木偶”的本質才可能被徹底講清楚,反思也才有可能真正到位。

  考量時代背景的同時,還應注意到施惡者個體的特殊性。紅衛兵們固然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但每個參與打人的紅衛兵,其動機未必一致,或出於階級情感,或出於報復,或出於隨大流,或出於純粹“好玩”……等等不一而足。這種個體特殊性層面的反思,雖然只能依賴於紅衛兵本人的理性自覺,但卻是整個紅衛兵運動反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結語

  紅衛兵的公開道歉如此之少,不止是勇氣的問題,也不止是缺乏反思精神的問題,更是歷史真相的問題。真相不明,責任不清,甚至連現有這些零星的反思與道歉,也會常常面臨被曲解的尷尬。(來源:騰訊歷史第17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