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赴美生子產業鏈調查:當美國人的爹娘有多難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13:46:32  


 
  2008年以前,香港是林木、張玲這樣的家庭最佳選擇。“赴港生子”也是境外生子這門“政策生意”產生和規模化的邏輯源頭。

  發生在2001年的“莊豐源案”為大陸孕婦赴港生子打開了政策的大門。《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三章第1條規定,“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可判定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當時,香港生育率處於全球最低狀態,人們擔憂老齡化社會影響香港整體競爭力。“赴港生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香港生育率,緩解老齡化危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特區政府的肯定。

  2003年,香港政府為了進一步提振經濟,向中央政府申請開放港澳自由行,大陸居民持港澳通行證在港可逗留7天。這一原本為招攬內地居民赴港旅遊而制定的政策,卻為赴港生子大開方便之門。

  懷著各種目的的內地孕婦,開始急切地赴港生子。有人是為了生二胎,有人是為了曲線移民,也有人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由於地理、語言和文化上的便利,大陸孕婦將香港作為境外生子首選地。此時,中國大陸居民到美國、加拿大生子還沒有形成火熱的市場。在香港,增長勢頭在10年間以50倍的速度飆升——2001年,香港“雙非”新生兒的數量只有620名,直到2010年,這個數量達到3.26萬名,2011年飆升至17萬名。

  隨著分攤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以及就業機會的分母數的不斷擴大,香港本地居民逐漸對此提出異議。香港一家報紙甚至出現“香港人,忍夠了”的大幅廣告,以此表達對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的不滿立場。

  與此相對應的是內地相關政策對“雙非兒童”的“零接受”。2012年9月,深圳市公立小學就出台了“不接收港澳生”的政策,只接收外籍、台灣籍學生。“雙非”父母想給孩子上內地戶口,但內地“單一戶籍制度原則”要求其必須放棄香港身份,而香港居留權的原則是“一經擁有,永不喪失”。根據香港特區法律,要放棄香港居民身份,必須放棄中國國籍。這讓本想鑽政策空子的“雙非”父母成了政策的夾心層,動彈不得。他們必須回到原點,給孩子更換國籍。

  2012年4月,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香港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在2013年全面停收夫妻雙方都不是香港居民的“雙非孕婦”。“零雙非政策”徹底關閉了“赴港生子”的政策閘口。

  張榮奎趕上了末班車,他覺得小女兒很幸運。雖然先後創辦、經營了多家連鎖品牌洗衣店,有過硬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但出生在香港的小女兒讓他覺得跟自己的農村出身有了一個儀式般的切割。2012年下半年,他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一起到美國洛杉磯開始了新生活。

美國又成了新大陸

  張玲最終選擇去洛杉磯生孩子。她和林木一樣,發現在美國,尤其在洛杉磯,“赴美生子”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還被分解成各個細微的節點,以“中介”、“咨詢”、“代辦”的形式存在。

  這條產業鏈,在中國大陸地區則是名目眾多的各種中介結構,其中網絡知名度比較高的有“美寶之家”、“優生美地”、“香水灣”,這些公司大都在大陸註冊一家以“商務咨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然後在全國主要一線城市開設辦事處。除了以公司名義存在的中介機構,還有許多以個人名義通過網絡提供咨詢服務,比如淘寶上“赴美生子”的商家就在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增加。他們的服務費基本是每次1500元左右。

  一開始,林木就打算找中介機構。“通過中介來做很正常,買房什麼的都請中介來做。”林木希望能通過中介機構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但同時,他認為中介機構讓“赴美生子”這件事變得神秘而玄乎。

  中介機構會誇大其辭地告訴他“到美國生孩子有多麼困難和危險”,也會標榜自己有無數成功經驗和過硬實力。林木覺得“因為害怕,因為自卑”,很多人會選擇相信中介機構。信息不對稱是中介機構生意來源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