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人教子讀書兩大秘訣

http://www.CRNTT.com   2014-06-01 09:30:41  


 
  如何是“正”?符合禮的要求,是外在判斷。內心起敬,則是自省功夫。所敬者,天理也。天理正大光明。儒家的傳統裡,說“敬”,便是含了“正”的意思在裡頭。至於文明禮貌,則更是“敬”字題中應有之意。中國傳統,尤其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近思錄》卷十一記橫渠先生之言曰:“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如何教小孩子文明禮貌?儒家的方法是從細節做起。譬如長輩用手來牽自己,家長要教小孩子用兩只手捧住長輩的手才是正確的禮儀;如不如此,便是失禮。若事事如此引導,小孩子自然養成安詳恭敬之性格。

  如何讓小孩子養正起敬,儒家的方法是熏陶和引導。“涵養須用敬”,是程朱派修身的不二法門。程朱派將此一思想貫徹到少兒教育法中,將禮儀教育的重要性置於識字之先。朱子《大學章句·序》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此一指導思想,為數百年傳統中國所堅持。即使是經過文革劫難,此一傳統在鄉土中國亦未嘗中斷。我家鄉皖南鄉下,七八十年代仍是如此教育孩子。我小時候,每日早起,便是在父母指導下灑掃庭院;家裡來了客人,要給客人打水洗臉、遞毛巾、斟茶倒水,凡與長輩交接,必須用雙手,用敬辭。但這一傳統,隨著鄉村生活的被破壞,漸漸消失殆盡。竊以為,傳統中國教育的終結,不在於清民之際新式學校取代舊式學校,而在上世紀末鄉土生活的徹底消亡。

  以“習與性成”與“涵養須用敬”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傳統教育法,重視在規矩之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規矩的要義,不在打罵,而在規範和引導,使孩子明理、懂禮。西方的社會心理學派,尤其是行為學派,重視“習得”一詞,即強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學會各種行為規範。這一觀念,與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我們如何強調兒童的主體性,但兒童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教育的意義,是使兒童更好地成為社會人。人是社會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兒童的社會行為習得過程,首要之義便是要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因此,禮儀教育,在少兒教育中必不可少。小孩子終究要融進各種各樣的集體,固然不必迎合他人,但要學會接受他人並讓他人接受自己,過度自我中心會帶來各種交往障礙。禮儀的要義是尊重別人,說到底是恕道,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先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約可以成為人與人交往的普遍性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即便是兒童,也不能過於自我中心,全憑自己的喜好來行事,而要更多地考慮如何與人相處,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約束。

  如果我們將教育視為幫助少年人社會化的一個環節,則不難理解規範和引導的重要性。放縱不是教育,規範和引導才是。而如何規範和引導,是教育研究的重點所在。伊川先生回憶幼年時期所受其母教育時,提及自己三四歲的時候喜歡跑動,有時候不小心跌倒,母親必定要讓他反思為什麼會摔倒,教導他若是好好走路必不至於跌倒。伊川先生後來做年幼的宋哲宗的師傅,有一次聽說宋哲宗盥洗時刻意避免水傷螞蟻,便及時引導哲宗要將此愛心推及天下百姓。母親對幼年程子的教育,以及程子對年幼哲宗的教育,都是很及時的針對性引導。而這引導的方向,則是正確的價值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