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09:16:21  


 
  長期看力差--制度和技術創新的雙重壓力

  匯率在長期取決於兩國間勞動生產率增速的差異,即兩國間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速的差異,這是標準的開放宏觀經濟學告訴我們的結論。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是資本積累和人口紅利,正如克魯格曼在《東亞的奇跡》中所闡述的理論一樣,中國的TFP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有限。展望未來2~3年,中國面臨制度和技術創新的雙重壓力,中美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增速差距可能會保持不變,很難出現實質性收窄。

  二、外匯儲備動態存隱憂

  文章稱,2013年末,中國人民銀行擁有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這只能理解為資產,而非流動性。央行的外匯儲備主要用於購買美國、歐元區與英國、日本的資產,且以安全資產為主,其比例據估算約為7:2:1,雖然這些資產流動性高,但對中國人民銀行而言,大規模拋售在政治上恐怕很難做到,因而流動性即變現能力並不強。我們作一個假設,在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具備完全流動性的資產可能不會超過5000億美元(總外匯儲備的10%~15%),因此,人民銀行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有“錢”。因此,中國政府高達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面臨資本短期快速外逃的局面時可能並不完全保險。

  人民幣幣值與國內房地產價格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是很重要的兩個宏觀變量,並且兩者一定是互相決定、互相加強的。房價下跌,對人民幣匯率將構成相當大的壓力。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壓力測試。據估算,全國房地產的總市值大約與M2相當,根據2014年2月的數據,M2已經突破113萬億元,假設當前房地產總市值110萬億元。全國的房貸總額大約是15萬億元,假設房價的50%是貸款,則可以推算這部分的房地產價值是30萬億元。剩下的80萬億元房地產市值,沒有債務負擔,面對房價和人民幣匯率雙重下跌的風險,房主有可能拋售房產,假設有20%的無房貸居民會選擇拋售房產,即16萬億元,再假設其中20%會兌換成美元,即32萬億美元的兌換需求,這一需求已經接近央行流動性的上限。

  三、政策建議

  文章提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打破剛性兌付

  2013年下半年以來債券市場進入熊市,長期國債利率大幅度上升,這一方面是美國QE退出預期提升帶來的全球利率上升的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場化的加速。利率市場化的加速不僅反映在長端利率,短端利率的市場化也實質上開始上升。筆者認為,國內的利率傳導機制越是有效,利差就越能真正反映兩國間無風險收益的差異。在加強金融監管,包括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同時,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包括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打破存款利率的上限等。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打破剛性兌付。剛性兌付的打破不僅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學問題,如同房價的下跌一樣,這對於社會穩定將是一個強力衝擊。但在剛性兌付下,隱性的違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這實際上使得風險調整後的利率在下降。打破剛性兌付,讓信用風險顯性化,國內外的各等級利率才變得有可比性,全球投資者也會消除對剛性兌付的憂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