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優化中國貨物貿易結構的戰略目標和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08:55:55  


 
  (二)積極擴大進口,促外貿平衡發展

  長期實施“重出口、輕進口”、“獎出限入”的外貿政策,雖然使中國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出口大國,但由於出口增長明顯快於進口增長,形成了巨額貿易順差,也由此帶來貿易摩擦不斷升級、能源資源供應緊缺、環境污染嚴重、人民升值壓力加大等諸多問題。2005年以後,中國實施積極進口政策,以緩解貿易差額的過快增長。雖然進口規模不斷擴大,但進口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有限,進口的商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一是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進口依賴程度急劇上升,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二是先進技術設備進口滯後,未能有效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三是消費類產品進口不足,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不利於消費者福利水平的提高。

  與出口一樣,進口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進口與出口是相互促進的關係。進口先進技術設備等投資品,可以提高國內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進口消費品可以產生消費示範效應,並傳導至生產環節,提升國內同行業製造水平,提升出口產品檔次、質量。

  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一方面使中國出口增長和結構升級的壓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帶來加速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新機遇。在此背景下,實施積極的進口戰略,對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緩解貿易保護主義壓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外貿發展的新時期,應該同時發揮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不僅要推動出口升級,繼續穩定出口,充分發揮出口對促進經濟增長和引導資源流向的作用,更要積極擴大進口,注重進口促進中國技術進步、保障戰略性資源能源供應和提高消費者福利的積極作用,從而優化進口結構,促進外貿均衡發展。

  三、優化貨物貿易商品結構的路徑

  文章提出,優化和調整目前不合理的貨物貿易結構,應以技術和創新為動力,推動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口升級,同時,以開放促進進口發揮對國民經濟發展更積極作用。

  (一)以技術和創新推動出口升級

  1、提高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增值能力

  中國是工業化中期國家,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仍是競爭優勢,也是外貿出口的根本。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使得中國成為第一出口大國,貿易大國地位穩步確立。但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競爭優勢持續減弱,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也加大了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和出口升級的壓力。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就要注重運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造傳統的出口產業,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以高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滲透,提高傳統產品的加工深度、技術含量、產品質量和檔次,形成一系列國際名牌出口產品,使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由低端走向高端。

  2、延伸加工貿易國內增值鏈

  過去30年,加工貿易在擴大中國製造的國際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帶動出口型加工組裝和配套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加工貿易出口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過度依賴,多數情況下採取貼牌生產方式,對促進自主品牌產品,尤其是上游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和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的作用較為有限。因此,新時期中國要在更高層次上發展加工貿易,積極推動加工貿易延伸國內增值鏈,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和核心零部件產業,向上游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向下游產業鏈延伸。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增加對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鼓勵國內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引導加工企業從原始設備生產商(OEM)向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和原始品牌製造商(OBM)方向發展;鼓勵外資企業轉移先進技術和設立研發中心,逐步引導中國本上企業以合作和併購的方式掌握核心技術,提高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