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冰桶挑戰”的前世今生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12:27:22  


 
  Twitter的誕生,為社交網絡真正賦予了媒體屬性,尤其是當名流與公眾被擱置到了同一水位的廣場上後,“私人事件公共化”取代了傳統報紙上的娛樂版面,讓隱私不再隱私,秘密再無秘密。在“冰桶挑戰”之前,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艾倫·德傑尼勒斯從觀眾席上拉來包括詹妮弗·勞倫斯、安吉麗娜·朱莉、布萊德利·庫珀、凱文·史派西在內的一票當紅明星進行集體自拍,並在分享到Twitter之後創造了史上轉發量最高的消息,也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起案例。

  若以簡單的營銷模式來複盤“冰桶挑戰”,自然又會落到“三板斧”式的套話中—病毒傳播、創意設計、明星助推等,幾乎所有成功的營銷事件,都可以使用這套萬能鑰匙一—所以,既然需要歸納,不妨更深入的接近其本質。

  《社會學概論》對集體行為的定義是:“在相對自發、不可預料、無組織的以及不穩定的情況下,對某一共同影響或刺激產生反應的行為,例如集群、騷亂、時尚、流行與恐慌等。”後來,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提出的Kitsch(刻奇)概念—特指自媚、自愚和道德捆綁—其實並沒有從理論上超出社會科學的既定範疇。我以前這麼吐槽Kitsch:“馬爾克斯去世,一夜之間人人都是《百年孤獨》的讀者,扼腕悲泣。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辦,網絡上便憑空多出指點江湖的資深影評家,覺得學院派的評委完全不如自己有眼光。世界杯如火如荼,很多人也四年一次的披上球迷外衣,對著歐洲球隊出征時的西裝合影花痴。”

  美國社會學家尼爾·斯梅爾塞通過價值累加來解釋集體行為,他認為只有在以下六個因素不斷累加的影響下,才會導致集體行為的發生:

  1、有利的結構—社會結構的構成方式有著允許或授權的立場;

  2、結構性緊張—即“誘因”的存在,進而滋生相對剝奪的情緒;

  3、普適的信念—共同的認知和共享的方向;

  4、促發性因素—通常表現為戲劇性的刺激或導火索;

  5、行動動員—在開始付諸於行動時,湧現出領袖和規範;6、社會控制—強力介入決定集體行為的後果(通常涉及政治干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