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4-09-24 08:46:52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度過這個關卡,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新舊之間的“變”與“不變”中求得平衡,在政策決心的定力和政策執行的靈活性上取得關鍵的平衡。

  首先要明確,經濟增長模式變化是我們所要實現的目標。不論是從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的改革去釋放改革的制度紅利,還是在具體政策落實上的簡政放權,減輕小微企業的稅負,在資金上扶持小微企業,都是為了從根本上增強經濟活力,通過內生的經濟效率的改善,實現經濟在增速放緩前提下的增長質量的提高。這是我們所有改革努力的方向。但在努力的進程中,除了重視變革,更要關注經濟中“不變”的部分,那就是經濟的平穩運行。無可否認,在“變”與“不變”之間,存在著矛盾和對立,更有政策上的權衡和取舍。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面前,在求變的大前提下,盡可能維持經濟的平穩運行,正是中央不斷釋放經濟運行底線思維的核心。

  為了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之“變”,中央政策制定者正用堅定的立場告訴國民經濟中的各方參與者,不論是土地財政還是“躺著掙錢”的時代都已過去,中央政策不會被部門利益和行業利益所裹挾,“開弓沒有回頭箭”,堅定不移地推動變革是不可逆轉的潮流。這也正是李克強總理再三強調經濟不刺激,人民日報不斷撰文評論執行改革政策要有“定力”所試圖傳達出的政策信號。但在變革的同時,經濟運行的基本速度也必須得到保障。“不變”的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穩定。我們追求的變革,不是當年被自由市場派經濟學家給前蘇聯和東歐地區開出的“休克療法”。中國經濟運行,“穩”字為先,政策巨變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層面的震蕩不是目前的中國經濟結構所能承受的。為把握好經濟平穩運行這個“不變”的維度,不能僵化地在政策上“一刀切”,只能靈活多樣推出創新性的政策工具。上周傳出央行推出針對五大行、規模5000億人民幣的常設借貸便利(SLF),就是一個較好的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嘗試。這與之前推出的“定向降准”的邏輯是一致的。為了實現中國經濟新常態在“變”與“不變”之間的平穩運行,相信政策制定者還會繼續靈活、多樣地運用多種政策工具來全力降低各種負面因素的衝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