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台灣學者張登及:北京對台政策的台灣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4-12-27 00:46:13  


 
  然而,社會生活中任何行動者雙方的立場、戰略目標與行動意圖都是變動、發展中的,因為影響它們走向的變數非常多,使得問題的關鍵實際上不是去準確理解“個別”政策舉措中的立場、目標和意圖;比如是否支持兩岸共同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或是否在入學與就業等事項給予對方民眾“國民待遇”。這些個別事項固然重要,但在不同的場合都還可能有不同的具體規劃,何況是涉及到長期的“大陸對台政策”或“台灣的大陸政策”。所以看問題的角度應該照顧到行動者看待這些“個別”事項背後的、一段較長時間中相對穩定的“位”,也就是“換位思考”的“位”。

  那麼這個“位”究竟是什麼?它能否“換”?筆者打算先就此換位之“位”進行初步探討,進而討論如何“換‘位’”,以及“換‘位’”這個方法如何有助於“增信釋疑”。此後,再以具體的兩岸主體性變遷的討論為例,說明“換位”思考的理論與實務價值,並依此提出簡要結論。

           “換位”與兩種“互為主觀”

  筆者不敏,建議將換“位”的“位”理解為社會科學常說的“主體性”(Subjectivity)。以此言之,“換‘位’”即是“互為主觀”(intersubjectivity)。

  “主體性”對於集團行動者(corporativeactors)如國家、機構、公司等等也好,對於個人行動者(individualactors)也好,最具體的展現是對“自我”(theSelf)的認識。這樣的“自我”是行動者在生活世界的歷史經驗沈澱與現實制約中形成的。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講,它是特定物質條件與上層建築的產物,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一方面也不斷地在發展、變遷。所以“自我”是一種“自然存在”、“社會存在”,也是一種“歷史存在”;它的存在條件與狀態和“人”的存在是一致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