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兆玄答中評問全文:縱論中華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5-11-04 00:06:18  


劉兆玄認為,台灣去中華文化是很嚴重的,要去掉原來文化的核心,要用什麼去取代。(中評社 張嘉文攝)
 
  我就回答,這是一個比例原則,假如文化特質和內涵百分之80是中華文化,20是其他文化相互作用,那我說這是個有台灣特色中華文化是對的,相反的話,百分之80是台灣本土,只有20是中華文化,才應該說台灣文化是有中華特色的台灣文化,結果學生是可接受的,所以這要很明白的講,不能碰到這種問題就像禁忌。

  事實上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比例原則,什麼特色是一個特殊的表稱,底是什麼,當你今天講的是華語、寫的是漢字、拜的是媽祖,食衣住行所有習慣,過的節慶風俗,這些東西都可以表列出來,可以顯示出來我們受哪些影響,節慶現在很多受西洋影響,如聖誕節;萬聖節、西洋情人節,可以想像哪些是受影響,我們當然是受到日本文化影響,如用語、飲食、穿著、時尚等等,可最後仍然會發現,跟文化最基層的東西還是跟中華文化有關,譬如拜的媽祖是福建人。

  問:台灣歷經民進黨執政8年有一波強大的去中國化,如果再經一次怎麼辦?

  我相信還是會,但有些東西已經內化去不掉,能去掉的只是政治上,但還是會影響更年輕的一代。但我覺得,以文化總會來講,是民間組織,以中華文化為宗旨,還有些其他的推崇中華文化的協會,假設台灣執政朝去中國化去推動,畢竟台灣是多元社會,很多民間的活動會,持續,政府能做的只是改教科書之類的。

  台灣要去中國化,就像當年強烈的文藝復興,做很多文字表面工作,但過了就過了,為這一代人影響較少,但對下一代影響很大,如閱讀漢文能力、國文程度愈來愈差,但這些主張的政治人物有無想到,去中國化要想到的是拿掉後剩下什麼,要講什麼道理時,你會發現,只要講到什麼東西孔子都講過,不可能創出新的東西。

  如為了中國化,把漢字拿掉,像韓國一樣,但韓國發現有百分之60以上,講話的詞語的根源是來自於漢文,等於是中國的一種方言,如大韓民國韓語怎麼講,所以為去掉而去掉,韓國最大的報紙社論曾說,做這事不是驕傲是最大的損失,因為詞語是文化的精髓。

  問:會擔心將來因政治力影響而去中國化?

  不擔心,這是一個鐘擺效應,當發現所有人的程度普遍低落,社會上聲音會出來,因為畢竟台灣不是像秦始皇可以把別人的文字廢掉,只准自己的文字,問題就在這,世界上只剩漢字不走拼音的,因為沒有拼音所以不會因發音改變而改變,像河洛話是唐朝時中原人講的話,和現在的河南這些地方是天壤之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