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創新創業與經濟強國的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8:52:09  


 
  2。歐盟各國創新創業戰略新趨勢及其特點

  當前,歐洲最大目標是擺脫經濟困境,將經濟重新帶回可持續發展軌道,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而創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出路。為此,歐盟各國加強整體布局,積極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創新生態系統的內部聯繫,發揮創新整體效能。

  (1)加大對技術創新和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資助力度

  從1984年開始的歐盟研發框架計劃,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財政科研資助計劃,2014年《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從2014-2020年間共投入約770.28 億歐元,比第七研發框架計劃的505億歐元增加了52.5%。到2020 年,歐盟研發與創新投入要占歐盟總財政預算的8.6%。2011年德國“中小企業創新核心計劃”預算總額為5.45億美元,大大提升了對中小企業創新的資助力度。

  (2)主要聚焦於全球挑戰性的戰略新興產業

  2010年《德國2020 高科技戰略》強調聚焦於全球挑戰,著眼未來和面向歐洲等戰略新重點,優先發展環保、健康、安全、氣候、資源及交通領域,經濟界和科技界協商推出“基礎研究—能源2020+”計劃。2014年《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在產業領導力領域的預算總金額為170.16億歐元,占計劃總額的20%以上,主要聚焦於能源技術和工業技術領先(LEIT),諸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空間技術等。

  (3)完善戰略體系推動政府採購創新

  從2006年《創建創新型歐洲》、2010年《歐洲2020戰略》到2014年《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制定了詳細的戰略規劃。“地平線2020計劃”首次提出將歐盟所有的研究和創新投資統一起來,其重點主要是將科學突破轉化為創新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提供商業機會。“地平線2020”將資助從基礎研究到創新產品市場化的整個“創新鏈”所有環節的創新機構和創新活動,並根據研發活動的不同性質靈活實行撥款、貸款、政府資金入股和政府採購等多種形式。此外,2010年《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提出創新取向的公共採購。根據估計,與創新有關的德國“公共採購”總額大約為230 億歐元/年,德國創新取向的公共採購必將推動創新產品的快速傳播。

  (4)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創新計劃

  2010年《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提出,優化創辦企業的基礎條件,竭力塑造新的法規環境,為“發明”和“創新”提供足夠的“自由空間”,大幅提升企業的創新力。此外,提出德國需要大力推進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建設,政府資助的重點是中小企業相互之間和企業與科學界之間的可持續聯合研發項目。而《中小企業創新核心計劃(ZIM)》更體現了德國對中小企業資助的典範。英國通過“企業創新券計劃”資助中小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2014年《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推出中小企業創新計劃,其預算金額達到6.16億歐元。

  (5)參與全球創新網絡打造歐洲創新集群

  歐盟支持聯盟層面的跨地區合作的各種計劃,如“第七個科技框架計劃”中的“競爭力與創新框架計劃”資助的“集群計劃”、歐洲企業網絡以及與歐洲區域合作計劃的聯合資助行動等。2010年《歐洲2020戰略》中提出,構建橫向與縱向交織的實施組織系統,國家、區域與地方政府之間形成縱向夥伴關係,並建立藍卡制度,吸引亞、非、拉高層次技術人才,對技術移民給予更多優惠條件。2010年《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提出,歐洲需要建立卓越、能輻射全球的“歐洲尖端集群”。英國推出《以增長為目標的創新與研究戰略》,力求在全球創新網絡中成為關鍵夥伴,英國貿易投資署設立了“創新門戶”組織,吸引國際投資,並積極推動英國八大技術國際化。

  3。日韓創新創業發展戰略的新趨勢及其特點

  亞洲在此輪全球創新競賽中不甘示弱,日韓居於前列。自2007年出台《日本創新戰略2025》、2010年出台《未來10年經濟增長戰略》之後,2011年日本提出要成立科技創新戰略本部來代替綜合科學技術會議,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司令塔”的指揮作用,促進科技創新創業的一體化進程。為了搶奪全球以及亞洲創新人才,日本提出“亞洲人才資金構想”,設立“外國人特別研究員計劃”,吸引以中韓為主的亞洲留學生。

  韓國政府於2009年1月發布並啟動實施《新增長動力規劃及發展戰略》。《新增長動力戰略》重點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推進舉措;在需求層面上,強化應用導向和市場牽引,重點提出:1、是完善相關法律和政策,為培育和發展市場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2、是給予財政扶持,為創造新的、初期的市場而提供支持;3、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率先搶占全球市場夯實基礎。在供給層面上,加快創新突破,重點提出:1、是掌握核心主導(Killer Application)技術,不斷強化全球競爭力;2、是加強基礎性技術的開發,增強國家持續發展的潛力;3、是重點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近日,美國彭博社發布2015年全球最創新的50個國家的排名中,韓國在研發經費、教育以及專利方面位居榜首。

  全球“雙創”戰略重要啟示與中國的戰略選擇

  文章認為,對中國來說,創新驅動戰略不僅僅是要素動力轉換問題,更是一個制度變革問題。主要國家的成功經驗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必須博采眾長,緊緊圍繞全球新一輪創新創業發展大勢,樹立全新的經濟發展觀和新思維,持續完善國家創新創業發展規劃,做好戰略部署和頂層設計。

  1。長期戰略謀劃,持續強化“雙創”戰略的頂層設計和科學布局是各國普遍做法

  國家對創新創業發展應該持一種長遠的、帶有國家戰略性思考的眼光看待,美國於2009年、2011年、2015年接連發布國家創新戰略報告,一系列戰略計劃相繼出台。從戰略路徑的角度來看,美國創新戰略呈金字塔形,底層是對美國創新基礎架構建設的投入,中層是促進創新市場化,頂層是促進國家重點優先領域的發展和突破,呈層層遞進的關係。

  因此,中國需要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政策制定經驗,盡量避免“雙創”政策的碎片化傾向,必須明確“雙創”戰略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整體布局、重點任務、具體行動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加強各項政策與規劃之間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雙創”的一攬子政策體系,形成促進創新創業的體制架構,同時,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實現開放式創新。要進一步融入全球的創新體系中,利用全球“雙創”資源,以共享的方式參與全球創新。

  2。推進人才強國戰略,要做創新強國必須把人才作為國家競爭力的最核心要素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創新人才是主要國家競相爭奪的核心戰略資源。無論是美日德等發達國家,還是巴西 、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都把人才戰略上升為立國戰略,靠人才創新打造國家核心競爭力。歐美等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戰略舉措,支持、培育、吸引和輸出最出色的人才。

  相比之下,中國目前妨礙創新人才成長和流動的壁壘依然存在,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受到體制機制的抑制和束縛,必須制度創新先行,打破束縛人的生產力的條條框框,讓各類創新人才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流動起來,打通科研和市場的“旋轉門”,使創新資源從實驗室流向市場,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球創新網絡的思維框架下,促進國際高端人才加速向中國流動和聚集。真正把創新人才紅利釋放出來,創造“第二次人口紅利”,在更加激烈的全球創新競賽中實現追趕和超越。

  3。增加創新資源供給,完善國家創新基礎設施是促進“雙創”發展的重要基礎

  作為國家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創新基礎設施,既是創新發展的基礎,又是一國總體創新發展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提升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力量。

  同時,正因為創新基礎設施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公共性、不可逆性、長期性等特點,發達國家普遍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強化本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中國創新基礎設施普遍落後,必須強化對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未來需要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形成對創新基礎設施、大數據、雲計算等基礎平台以及國家創新實驗室、創客空間等的可持續投入和發展機制,真正為創新和創業提供基礎性支撐。

  4。重大科技創新前置,前瞻謀劃和布局面向未來全球科技競爭是大國戰略博弈關鍵

  科技實力是大國間博弈的關鍵領域。全球競爭演變的歷史證明,如果沒有為了“明天”的科技儲備,則注定了“明天”的國家失落。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均開始選擇面向未來的重大科技創新作為重點領域。2015年10月底,白宮又發布《美國創新新戰略》主要力挺先進製造、精密醫療、大腦計劃、教育技術、智慧城市、太空探索等9大戰略新興領域和一批顛覆性技術。

  在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外部衝擊和國內經濟增長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必須加強對未來科技競爭的戰略儲備,在把握世界科技革命趨勢基礎上大力推進戰略創新。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加強科技攻關和協同創新,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在關係國家核心利益、國防安全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搶占制高點。在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面,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面向下一代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集成,抓住科技革命歷史機遇,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5。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完善國家創新合作網絡和政府採購制度是主要成功模式

  許多發達國家都高度重視扶持初創企業或創新型中小企業,堅持扶植中小初創企業與大企業戰略並舉。美國《拜杜法案》注重引導大企業與小企業創新合作,通過立法的方式支持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研究開發,規定大企業要把承擔政府採購合同份額的20%轉包給小企業,大大加快了技術產業化進程。

  此外,各國高度重視完善政府採購制度,加大政府在“雙創”方面發揮引導作用。美國聯邦採購局專門設有小企業採購代表處,專門負責協調聯邦政府向中小企業或創業企業的商品採購,並以政府採購合同的形式來扶持創業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也明確提出創新取向的公共採購。加拿大 2010年也提出以政府採購為主要手段的“創新商品化計劃(CICP)”,總投資4000億加元。因此,大中小企業的創新合作網絡以及政府採購制度可以持續不斷地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千方百計地孵化促進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是打通基礎研究到產業化通道,促進經濟共贏的有效方式。


 【 第1頁 第2頁 】